No.802
佛說信解智力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俱。爾時佛告諸苾芻言:「苾芻,汝等當知,所有信解力法,此法能證真實之理,即是如來無所畏法,唯佛能知。苾芻,或有聲聞作如是言:『我於此信解力法,如實了知精進不虛,離諸塵垢。』又復而言:『我能善說我善調伏,我當說法今正是時,是為最勝令他依止。如是真實應當修學,應當勤行。』又復而言:『當如是知,如是之法最尊最上,無有等等,如是見如是聞,如是覺如是知。』」佛告苾芻:「汝等當知所有聲聞,作是言是即虛妄,非如是見非如是聞,非如是覺非如是知,何以故?此法即是諸佛真理,唯佛能解,不共聲聞之法。」
佛告苾芻:「信解法者,所謂如來五力十力,何等為五?一者信力,二者進力,三者念力,四者定力,五者慧力,信解之法具此五力。又復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如來十力,是能了知佛無上處。又復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云何名為如來十力?所謂於處非處,如實了知。而處非處若如實知,是為如來第一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又復如來智力,於過現未來諸法行業,因緣果報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行業因緣果報,如實知已,是為如是第二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鉢鉢底,乃至煩惱業苦,皆悉清淨如實了知。如是如來,於禪定解脫三摩,三摩鉢底,乃至煩惱業苦,皆悉清淨如實了知,是為如來第三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根行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諸眾生種種根行,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四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諸眾生種種信解,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諸眾生種種信解,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五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種種界趣,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種種界趣,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六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於諸眾生所樂欲性,皆如實知。如是如來,於諸眾生所樂欲性,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七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思過去無邊行法,所謂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乃至無量無邊增劫
減劫,如是生數劫數,所有眾生名字族姓,飲食苦樂壽量長短,或復久住,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如是體相業用,無量無邊過去等事,悉能思念。如是如來,於彼過去無邊行徑,所謂一生十生百生千生,及百千生,乃至無量無邊增劫減劫,如是生數劫數,所有眾生名字族姓,飲食苦樂壽量長短,或復久住,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如是體相業用,無量無邊過去等事,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八智力。而此智方,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以清淨天眼,過於人眼,觀見世間一切眾生,生滅好醜貴賤上下,善趣惡趣所作之業。乃至眾生,具身口意諸惡不善,皆是邪因所起。由此邪因因緣故,命終之言墮於惡趣,受地獄苦。又復眾生,以身口意行十善業,不謗賢聖,起於正見因緣故,命終之後生於天界,而為天人。如是等法皆如實知。如是如來以清淨天眼,過於肉眼,觀見世間一切眾生,生滅好醜貴賤上下,善趣惡趣及所作業,乃至眾生,具身口意諸不善業,謗諸賢聖起於邪見,造不善業行不善法。由此邪見因緣故,命終之後,墮於惡趣受地獄苦。又復眾生,以身口意行十善業,不謗賢聖起於正見,作諸善業行諸善法。由此正見因緣故,命終之後生於天界,而為天人,是為如來第九智。而此智,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復次,如來盡諸漏法,無漏解脫智慧解脫,以自神通了一切法,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是等事皆如實知。如是如來盡諸漏法,無漏解脫智慧解脫,以自神通了一切法,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如實知已,是為如來第十智力。而此智力,若諸如來應供,正等正覺具足智力,乃能了知佛無上處,於大眾中作師子吼,善為眾生轉妙法輪。」
爾時,佛告諸苾芻:「是彼如來處非處力,若有問言:『於處非處,云何如來所有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如是問者當為實答。又復所有一切眾生,自業智力,云何如來以業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當為實答。又復所有禪定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種種根生智,云何如來以根性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種種信解智力,云何如來以信解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種種界智力,云何如來以界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當為實答。又復所有一切眾生,樂欲智力,云何如來以樂欲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又復所有過去思念智力,云何如來以思念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當為實答。又復所有一切眾生,生滅等法。云何如來以天眼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又復所有漏盡智力,云何如來以漏盡智力,皆悉見聞覺知,乃至成等正覺,若有問者當為實答。復告諸苾芻,此處非處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業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禪定解脫三摩地,三摩鉢底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種種根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生,種種信解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生,種種界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一切眾樂欲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宿命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天眼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又此漏盡智力,我但為彼等持者說,而不為彼非等持者,之所宣說。」
佛告苾芻:「等持者是正道,非等持者是非道,是故汝等咸應當知。」佛說此經已,彼諸苾芻聞佛所說,信受奉行。
佛說信解力經。
No.803
佛說清淨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沙門臣,施護等奉 詔譯
佛世尊,一時,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苾芻眾俱。佛告諸苾芻言:「汝等諦聽,若諸聲聞修習正行,得清淨心者,當斷五法修習七法,而令圓滿。何等五法?一貪欲,二瞋恚,三昏沈睡眠,四掉悔,五疑,此五蓋障應當除斷。
何等七法?一擇法覺支,二念覺故,三精進覺支,四喜覺支,五輕安覺支,六定覺支,七捨覺支,如是七法應當修習。
諸苾芻,所言清淨心者,當知即是心解脫增語,慧解脫增語。由貪染污心不清淨,由無明染污慧不清淨。若諸苾芻斷除貪染,即得心解脫。斷除無明,即得慧解脫。
又諸苾芻,離貪染污得心解脫者,是名身作證。斷除無明得慧解者,是名無學。永離貪愛了真實正智,現前取證自果,盡苦邊際。諸苾芻,如是所說汝等應學。」
佛說清淨心經
No.804
佛說解憂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鴻臚卿,傳教大師臣法天奉 詔譯
稽首歸依正等覺,能度無邊大苦海,恒以甘露潤群生,令得涅槃我頂禮。
稽首歸依正法藏,能止無邊苦惱因,顯示過失利眾生,令獲寂靜我頂禮。
稽首歸依大苾芻,能與世間為福聚,發行勤修安樂因,善斷輪迴我頂禮。
愛別離最苦,憂火鎮燒然,若欲自安心,端居作觀想。
譬如群鳥獸,暫聚各分飛,生死人亦然,云何懷憂苦?
只自一有死,眾人皆長生,別離痛不任,親姻須啼泣。
三界大輪迴,無有免斯者,平等受無常,云何懷憂苦?
若人生貪愛,孰知貪火燒,如彼犛牛身,愛尾遭人殺。
世人多迷醉,欲逃嶮惡道,設盡方便心,不能免離苦。
如彼野麞鹿,常被師子逐,究竟不能逃,云何懷憂苦?
大地及天上,三界與四生,未曾得見聞,不受無常者。
亦如山野火,焚燒草木時,不擇花果林,俱時成灰燼。
愚癡諸眾生,顛倒生妄想,身繫無常繩,無人能可解。
色界梵世中,禪味為安樂,亦如樹臨河,不久風水壞。
百億轉輪王,千萬天帝釋,念念即無常,如風吹燈焰。
過去大神仙,五通心自在,往復騰空行,猶被無常取。
金剛堅固身,尚自示寂滅,凡識如芭蕉,云何欲久住?
大地妙高山,及以四大海,劫壞亦歸空,何況眾生趣?
龍居深海裏,眷屬常圍繞,金翅鳥能食,別離苦亦爾。
或人往他界,欲避於無常,如入磨竭魚,口中求安隱。
如是欲色界,及彼非非想,未有於一物,不被無常吞。
唯有正等覺,是真依仗處,信受汝諦聽,能解諸憂惱。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苾芻言:「眾生無數輪迴無邊,如蟻循環無有窮盡,眾生貪愛無明障閉,如陷泥中而不能出。過去有情輪迴往復,數不能知。苾芻,所有大地之士,都聚一處和為泥丸,大小如豆。數彼眾生無數劫來,所生父母子孫,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盡,父母子孫數不能盡。苾芻,如是無邊輪迴眾生,貪愛無明顛倒,陷愛欲泥中,生死輪迴不知其數,是故令汝學斷輪迴。」佛言:「苾芻,如是補特伽羅,輪迴眾生,以骨作聚如妙高山,不壞不爛。如是無學聲聞,證四聖諦,了知此苦真實為苦,苦滅證苦聖諦。彼補特伽,見此屍骨不知是苦,亦不能滅三界煩惱。若滅三界煩惱,證須陀洹不空法,決定得菩提,由於七生天人之中,作斷輪迴除滅煩惱,七生滿已聖諦現前,正見智慧滅盡餘惑,到涅槃寂靜。彼補特伽羅,方得解脫輪迴之苦。」
佛言:「苾芻,如人眷屬互相愛樂,以貪愛故廣造諸業,生死輪迴。譬如野象陷泥坑中,無有出期。又彼眷屬如恒河沙,父母養育皆如親子,至後世中,隨其報應各各不同,或為僕從或為寃家,互相瞋恨欺辱打罵,或為傍類互相食噉,或被殺害,如是種種諸趣輪迴。如七仙眾或聚或散,亦如天雨生其水漚,或生或滅。如是眾生悉癡大力,迷惑顛倒不了輪迴,於其眷屬妄生樂想,造種種業,未有須臾得清淨住。又彼有情無始輪迴,入地獄中,所飲餇汁過大海水。如彼豬狗食不淨物,如妙高山。又彼有情生死別離,愛戀泣淚亦如海水。又彼有情更相殺害,積聚彼頭過梵天界,虫食膿血亦如海水。又餓鬼趣以宿慳貪,受飢渴苦,如遇飲食即成煙焰。鬼報滿已設生人中,貪窮飢困種種苦,說不能盡。又彼有情以修福善,生忉利天等,境界殊勝恒受快樂,貪愛熾盛如火燒乾草,報壽盡時即墮惡趣。譬如飛禽折其兩翼,剎那墮地受種種苦。是故汝等學斷輪迴,速求解脫。」
佛言:「苾芻,譬如江河大地,日月星辰,須彌盧山,及諸聚落世界,未壞而得久住,常在世間。今此經典亦復如是,世界未壞法亦久住,於意云何?為與一切有情,止息輪迴故。」苾芻聞已信受奉行。
佛說解憂經
NO.805
佛說栴檀樹經
失譯人名今附漢錄
聞如是,一時,佛從比丘,在維耶梨國,有迦羅越奉佛明法,請佛供養。佛呪願畢,迦羅越於佛前肅然,願聞法義,佛便笑,五色光從口而出,繞身三匝還從頂入。阿難整衣服,叉手白佛言:「佛不妄笑笑必說法,有所濟度願為說之。」天尊曰:「善哉阿難,弘慈欲為一切,開通法橋,沙門之儀汝應其式,今者演之諦聽執受。」彼國有五百人,入海採寶置船步還,經歷深山日暮止宿,預嚴早發。四百九十九人皆引行去,一人臥熟失輩,仍遇天雨雪,失去徑路,窮厄山中啼哭呼天。有大栴檀香樹,樹神謂窮人言:『可止留此,自相給衣食,到春可去。』窮人便留至于三月,啟樹神言:『受恩得全身命,未有微報,顧有二親今在本土,實思得還願乞發遺。』樹神言善,便自從意以金一餅賜之:『去此不遠當得國邑,可得還鄉里。』窮人臨去問神言:『此樹香潔世所希有,今當委還願知其名。』神言:『不須問也。』窮人復言:『依陰此樹積歷三月,今當委還情懷恨恨。若到本國,當宣揚樹恩。』神便言:『樹名栴檀,根莖枝節治人百病,其香遠聞世之奇異,人所貪求不須道也。』窮人還至故國,中外親親歡喜相樂。後無幾間,國王病頭痛,禱祝天地山水諸神,病不消差。名醫省親,惟當得栴檀香以護,病便得愈。王即募求民間無有,便宣令國中,得栴檀香者,拜為封侯妻以小女。時窮人聞償祿重,便詣王所白言:『我知栴檀香處。』王便令近臣將窮人,往伐取香樹,至到樹所,使者見樹洪直,枝條茂盛華果煌煌,人所希見心不忍伐,不伐者則違王命,病不消愈。伐之者中心隱隱,踟躕徘徊不知云何?樹神便於空中言:『便伐之,但置其根耳。伐已以人血塗之,肝腸覆其上,樹自當生還復如故。』使者聞神言如,便令人伐之,窮人住在樹邊。樹跢地,枝葉殺窮人,使諸便與左右議言:『向者樹神言,當得人血肝腸以祠樹,心為憔然,不知當以誰塞此?此人今死便以當之。』則屠割取其肝血,如神所勅樹即更生,車載所伐樹,以還國中。醫即進藥王病得愈,擧國歡喜,王命國中人民,其有病者皆詣宮門,王出香藥給之,病皆得愈。王身康健黎民無病,擧國忻忻遂致太平。」阿難退坐稽首質言:「是窮人何無反復,違樹神重言誓?」佛報曰:「乃往昔惟衛佛時,有父子三子,其父奉五戒,行十善持八關齋,未曾懈怠。大兒常於中庭,空中燒香,供養十方諸佛,小弟愚癡不知三尊,輒以衣覆香上,兄謂言:「此大重何以犯之?」弟起惡意,誓言斷足兩足,兄復起念:『常拍殺弟。』父言:『汝二子諍使我頭痛。』大兒報言:『願破我身為藥,令父疾損。』口不可妄言,故世世受罪,弟興惡意欲斷兄足,後果將人往斷樹。兄欲拍殺弟,今作樹神,果因樹為體拍殺弟。時國王頭痛者其父也,奉齋精進故得尊貴。時言使我頭痛,後果頭痛各受其殃。」佛言:「罪福報應如影隨形。」佛廣為說身口意戒。迦羅越,則向須陀洹迹,率將妻子以家資上佛,各發道願。佛說經竟,迦羅越歡喜作禮。
佛說栴檀樹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