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佛經論義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佛經本緣部下,有一位譯經者說,阿耨達池所在的雪山,是在新彊南邊的崑崙山裏,而新彊南邊別有一條雪山,阿耨達池是四條大河的源頭,就是印度的恒河,上流是雅魯藏布江,在出海。一條是中南半島泰國湄公河,上流是爛倉江,在泰國出海,一條中國長江,上流是金沙江,在中國東海出海,一條是中國的黃河,在渤海出海,這四條大河都源自阿耨達池,但這四條大河,在青康藏高原的源頭,相去甚遠,可以說青康藏高原,的所有湖泊,合在一起是一個阿耨達池,就是高原上的湖泊,有地下潛流連合在一齊,而成為一個阿耨達池,佛經寫這四條大河的出口,分別是金口,銀口,水晶口,琉璃口等,都分別繞阿耨池底部一周,才流出而去,也就是阿耨達池底下的,青高康藏高原,地層有至少四層,分別是金層,銀層,水晶層,琉璃層等,高度不同,而不會使各河的水相雜,分別繞一周後,各自流出而去。所以雪山應是須彌山的北麓,須彌山的南麓,應是雪山南麓,也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就是在今尼泊爾北邊,所以,現在西藏的,雅魯藏布江的河谷平原,是在須彌山裏了。佛經也有寫到犁牛,及衣服穿了好幾年才洗的事,與現在的西藏人差不多。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經本緣部下,有一位譯經者說,阿耨達池所在的雪山,是在新彊南邊的崑崙山裏,而新彊南邊別有一條雪山,阿耨達池是四條大河的源頭,就是印度的恒河,上流是雅魯藏布江,在孟加出海。一條是中南半島泰國湄公公河,上流是爛倉江,在泰國出海,一條中國長江,上流是金沙江,在中國東海出海,一條是中國的黃河,在渤海出海,這四條大河都源自阿耨達池,但這四條大河,在青康藏高原的源頭,相去甚遠,可以說青康藏高原,的所有湖泊,合在一起是一個阿耨達池,就是高原上的湖泊,有地下潛流連合在一齊,而成為一個阿耨達池,佛經寫這四條大河的出口,分別是金口,銀口,水晶口,琉璃口等,都分別繞阿耨池底部一周,才流出而去,也就是阿耨達池底下的,青高康藏高原,地層有至少四層,分別是金層,銀層,水晶層,琉璃層等,高度不同,而不會使各河的水相雜,分別繞一周後,各自流出而去。所以雪山應是須彌山的北麓,須彌山的南麓,應是雪山南麓,也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就是在今尼泊爾北邊,所以,現在西藏的,雅魯藏布江的河谷平原,是在須彌山裏了。佛經也有寫到犁牛,及衣服穿了好幾年才洗的事,與現在的西藏人差不多。

佛的弟子證阿羅漢果的,常乞食後不吃,用神通飛到阿耨達池去吃,吃完在那裏洗鉢,洗衣服等後,才飛回印度。所以,應也會飛去,中國的中原去渡人的,釋迦牟尼佛,是中國西周末年的人,而孔子,老子是東周春秋末年的人,相差一百多年至二百年,所以,老子西出涵谷關而去,應只遇到佛弟子的阿羅漢,七地以上菩薩等,而不是佛本人,因那時佛己涅槃了,孔子也遇上了佛弟子阿羅漢,與孔子說話過。中國的傳說常有,到崑崙山學仙法的事情,封神榜也有,到崑論山學仙的事,夏朝某一位皇帝,及西周穆王等,也有西到崑山的傳說,但若去到,要作麼回來,也不清楚。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經中有寫,發大心阿羅漢,涅槃後可往生,四禪天中的大自在天,魔宮中的佛淨土中成佛;大自在天,也就是色界魔王天。魔醯首羅的天宮中,有佛淨土,魔眾不其知處,連四禪天的天眾;及四禪天,不來果的聲聞眾,也不知其處,阿羅漢住於其中,有變易生死,而無分段生死,漸漸成佛;已前只知阿羅漢不生不滅,涅槃已後無生處,想必與佛在一起,而不知其處;現知是在,魔醯首羅的魔宮中,的佛淨土中。而沒發大心的阿羅漢,往生無色界,滅盡定處,入定八萬大劫後,出定還是要發大心,學菩薩道才可成佛。大涅槃經中有寫,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到他方世界做佛,壽量七百萬無數阿僧祇劫,其佛名,世界名,在涅槃經中都有。

釋迦牟尼佛初成道時,四十幾日,不起菩提樹下,不離本座,說了大部分的華嚴經,上升兜率天說四住,上升初禪天說四行,上升三禪說四迴向,上升四禪天說四地,這是菩薩修行的四種階段,上升兜率天,初禪天(大梵天),所見的是小千世界的諸佛。上升二禪天,所見的是中千世界的諸佛。上升三禪天(淨居天),所見的是大千世界的諸佛,上升四禪天(廣果天,廣福天,五不還天等),所見的是,三千大千世界的諸佛。所以上升越高,所見的世界越廣,所見的佛就越久遠越多。而釋迦牟尼佛不離本座,上升兜率天,初禪三禪四禪天時,菩提樹下還依然,有釋迦牟尼佛,至於佛說菩薩經時,他方世界諸佛菩薩來見世尊,諸聲聞阿羅漢等,都看不見,是佛說法華經時的事,這時佛初成道,不離本座,還沒有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出家,所以,還沒有聲聞眾,看不見他方世界,諸佛菩薩的問題,可是一般世人,也是看不見的。除非佛現神通,要讓世人看見。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般涅槃經,依此經中說,這經佛涅槃後不久,沉於地中,至佛正法滅前八十年的,前四十年,才從地中而出,大行於世,正法滅時,此經飛至罽賓(現在中國最西邊的帕米爾高原)沒於地中,所以,這經甚為希有,是佛最後所說,說完不久,又隱藏於地中,很多阿羅漢知佛欲涅槃,不忍見之,而先佛涅槃,如舍利弗等,就都沒有聽到這部大般涅槃經,古時印度是用貝葉紙寫字,也有用口述寫在貝葉紙上的,也有只用口傳的,應是佛涅槃後,大迦葉比邱集眾僧,結集三藏經律論後,所集的大般涅槃經,就隱沒於地了,而一些證果的阿羅漢,看三藏結集已竟,有的就上昇虛空,上身出火,下身出水,而涅槃了,所以也沒有再口述,或寫在貝葉紙上了,

而中國大般涅槃經的譯本,是北涼曇無懺,在南朝宋齊梁陳時的,劉宋時譯的,南朝宋齊梁陳,合起來不到五十年,若算是劉宋時的第一年開始譯的,其後隋朝只三十年,後來唐朝李淵開國,至李世民貞觀二十幾年,是西元645年時,唐玄奘印度取經返回長安。宋齊梁陳五十年,加上隋朝三十年,加上李淵做皇帝的時間,與李世民貞觀初年(玄奘出發西去的時間)共九十年左右,就是超過佛正法滅前八十年的時間,所以,玄奘到印度時,應已是象法時期,他取回的梵文經典,應已沒有大般涅槃經了,這是以北涼曇無懺,譯大般涅槃經的時間,為印度佛正法滅前八十年的,前四十年而算時間的,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