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天氣冷,電視報導說,有七個或十個流浪漢裝病,打電話叫救護車,去醫院看病住院,因為醫院有床位可住,有熱水可洗澡,有食物可吃,再下來就擺明任憑院方或警察,把他安排到遊民收容所,或其他地方了,所以,在11月至隔年三月,天氣冷這幾個月,應由警察把遊民安置到遊民收容所,或公辦的老人收容所(年紀老的遊民),遊民應不會反對而逃走,聽說夏天,遊民有的寧願不住遊民收容所,而寧願離開,但冬天天氣冷,沒房間住,很難生活下去,所以,冬天時,由警察或政府社會局的人,把遊民安置在遊民收容所,遊民應是會配合的,或冬天這幾個月,強制遊民住收容所,不住的處罰,就是平常巡邏時,多注意一下遊民。

在西元十三世紀初,西元1206元,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開始三次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國,

1. 欽察汗國
成吉思汗在第一次西征凱旋歸來,把領土進行分封,以花剌
子模及欽察故地分給長子朮赤。後朮赤次子拔都進行第二次西征
,在班師時更以新擴之地,建立了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該
國轄有今裏海、黑海及歐洲東北部之地,其版圖西到歐洲多瑙河
下游,東到今額爾齊斯河,南達高加索,北到今蘇聯貝加爾地區
。俄羅斯諸公國幾乎都成了其附庸。一二四三年該國建都於薩萊
(今伏爾加河下游之阿斯特拉罕)。當時拔都曾將鹹海東北地方
分給其兄鄂爾達,稱白帳汗;把鹹海以北地方分給其弟昔班,稱
藍帳汗,但均在其統轄之下。直到元朝滅亡一百多年後,欽察汗
國才在一四八○年被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所滅。
2. 察合台汗國
成吉思汗以西遼故地(在今新疆)屬次子察合台,後以此為
基礎形成察合台汗國,都於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縣水定鎮西北
)。一三一○年,吞併了窩闊台汗國,乃兼有天山南北路及阿姆
河以東地方。後分裂成東西二部,西部於一三七○年被十四世紀
中期興起的帖木兒帝國所滅,東部則又分裂為若干小國,先後滅
亡。
3. 窩闊台汗國
 由成吉思汗分給三子窩闊台的乃蠻部故地而形成。該國領有
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方,即今新疆北部之阿爾泰
山一帶,都於也迷里(今新疆額敏縣)。窩闊台被推為蒙古大汗
後,汗國由其子孫繼承。後窩闊台之孫海都(? -- 一三○一)
和忽必烈爭帝位失敗,該國亦趨於衰弱,並於一三一○年被察合
台汗國所併。
4. 伊兒汗國
 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初受封於蒙古本土。後拖雷之子蒙哥、
忽必烈先後即大汗之位,另一子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時,於一二
五八年攻入報達之後建立伊兒汗國,都於大不里土。其疆域以波
斯和子亞細亞為中心,東自阿姆河,西瀕地中海,北起高加索,
南到印度洋。一三八八年,該國為帖木兒卜帝國所併。

所以,蒙古四大汗國的享國年數,都在一百多年左右,只有欽察享年二百五十五年,在蒙古西征以前,就是中亞,小亞細亞,都已經被突厥人所管轄,蒙古四大汗國亡後,這些地方,又重新為突厥人所管轄,唐代西突西遷至中東,是為塞爾柱突耳其人,

一)  塞爾柱土耳其:中國西北突厥族西遷後
1.1055年,首領塞爾柱掌握黑衣大食實權(以巴格達為首都的阿拔斯王朝),使黑衣大食成為傀儡政權
2.事蹟:佔領耶路撒冷,對異教徒嚴苛,引發十字軍東征。

()鄂圖曼土耳其:花剌子模貴族在被蒙古消滅後,部分貴族西遷,臣服於塞爾柱土耳其
1.13世紀末領袖鄂圖曼在小亞細亞建立國家,取代塞爾柱土耳其
2.15世紀消滅東羅馬帝國
3.16世紀建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到一次大戰崩解,演化成現今的土耳其。

塞爾柱與鄂圖曼土耳其是是同屬突厥族,但分屬不同支派。
塞爾柱屬西突厥歐烏斯族的左支(三箭支)克尼克部。
鄂圖曼則為西突厥歐烏斯族的右支卡耶部。曾一度為塞爾柱突厥的屬民。

蒙古四大汗國滅亡後,中亞,小亞細亞,甚至伊朗,印度,又重落入突厥人所管轄,一直到第一次大戰結束。

蒙古第一次西征  西元1219-1225

蒙古第二次西征  西元1235-1244

蒙古第三次西征  西元1253-1260

伊兒王朝        西元1256-1390

帖木兒帝國      西元1375-1506

蒙兀爾帝國      西元1526-1857

顎圖曼帝國      西元1299-1922

其中蒙兀兒帝國管印度的時是331年,但以前的歷史課本,寫的好像是管500年,若依印度電影帝國玫瑰的介紹,突厥是14151450年,就進入印度,只是還沒統一印度,或1526年以前是伊兒汗國的蒙古人進入印度建國,與突厥人建立的蒙兀爾帝國不同族,但同國名,蒙兀爾帝國是帖木爾五世孫建立的,而帖木爾是突厥人,但娶了成吉思汗的後代為妻,在制度上都蒙古化,是加入蒙古族的一族,而塞爾柱,顎圖曼突厥人,卻沒加入蒙古族,帖木爾還東進滅察合臺汗國,於東進欲與蒙古本部戰爭的途中病死。

印尼是世界上,信仰回教人口,最多的國家,共二億多人信回教,而回教傳入印尼,因是信回教的,兀蒙爾帝國的突厥人及遼人,及信印教的印度人,欲追擊前期,信佛教的兀蒙爾帝國的蒙古人(也就是伊爾汗國的人),而沿緬甸,馬來半島,進入印尼的,所以,印尼有很大個的佛教遺跡。

中亞的土地,窩闊台汗國,該國領有額爾齊斯河上游和巴爾喀什湖以東地方,即今新疆北部阿爾泰之山一帶,都於也迷里(今新疆額敏縣)。後屬察合台汗國,後西半部屬帖木兒汗國,後屬蒙古本部,清朝時,巴爾喀什湖以東,新疆以西的土地,才在咸豐年間的一個條約,割給俄國,依條約是共管。

伊兒汗國王的建立者旭烈兀是佛教徒,他的皇后是基督教徒,所以中亞在西元1390年,伊兒汗國滅亡以前,還是有佛教存在的(約明朝初年),包括高加索以南,阿富汗,伊朗等地,而現在中東,約但的基督教能轉下來,應是與旭烈兀的皇后有關,

蒙古第一次西征時,雖滅花剌子模(突厥人所建),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部將往西追,過裏海,黑海,大敗欽察,歐羅斯聯軍,成吉思汗親率大軍,追花剌子模太子入印度,於印度河流域打敗之,但花剌子模的貴族西遷至土耳其,建立顎圖曼帝國。

花剌子模,塞爾柱土爾其人,顎圖曼土爾其人,應是沒有遼人隨行,遼人是隨蒙古西征,而廣散到中亞,中東,小亞細亞(土耳其)的,遼人是誰強勝就扶誰,誰衰弱滅亡就害誰,所以,中亞,中東,土耳其,印度的遼人,現在應是聯合當政者,來打擊突厥人與蒙古人。

阿拉伯帝國(黑衣大食)建於西元749年,滅於1258年,是蒙古第三次西征時所滅,以後屬伊兒汗國,帖木爾汗國,顎圖曼帝國等,至1932年才獨立。

西元7世紀,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的,一些繼承者建立阿拉伯帝國,8世紀爲鼎盛時期,版圖橫跨歐、亞、非3洲。11世紀開始衰落,16世紀爲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所統治。19世紀英國侵入,當時分漢志和內志兩部分。1924年內志酋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兼併漢志,次年自稱爲國王。經過30年征戰,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終於統一了阿拉伯半島,於1932923宣告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定這一天爲國慶日。

其中漢志,內志兩個酋長,也應是有突厥或蒙古人的血族,阿拉伯獨立前後,漢志,內志兩酋長,對非阿拉伯人或異教徒,課人頭稅(就是孩子出生就課稅),及課農民收成的一半的稅,這也應是遼人的建議,及印度的不公平現像,也應是因遼人而變得嚴重,推斷起來,與宋朝楊家將打仗的遼國,也應是有人頭稅,與課農民收成一半的稅,明朝也有人頭稅,也應是有遼人在管事而引起,現在台灣的農民,收成常被偷,包括政府及警察,都知而不理,應也是有遼人,在其中的緣故。

現在的以色烈人,與全世界的人混種,所以,也應是曾與蒙古人,突厥人,遼人人混血過,現在中東,阿富汗,伊朗等地的政局,動亂,也應與蒙古,突厥,遼人有關,包括神學士,蓋達等組織,及以色烈人的政策。

以前非洲某國的貧民窟,當政者是阿拉伯人,為了美觀,把貧民窟的房子都拆了,也沒給補償,結果貧民窟的人,變成遊民,這大概也是,有遼人在其中的緣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