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六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支譯

觀天品第六之十五(夜摩天之初)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精進不壞,觀察三十三天已上,復有何天,在彼三十三天上住?光明勝妙力命自在,勝彼三十三天果報。彼見聞知,於彼三十三天已上,復有一切法勝之堂,法果報勝光明勝妙,名夜摩天。因三種戒故,得生彼夜摩天中。三者所謂不殺,不盜,不邪婬等。善修不缺不孔不穿,堅固不犯,一切聖人所愛讚戒,報常清淨,次第乃至得到涅槃,猶如善親。生死海中能渡如橋,若有上彼持戒橋者,是則能渡生死大海,到於彼岸。彼修行者復諦思惟,見彼比丘觀七種戒,果報業法有下中下。如前所說正觀察已,又復觀察彼夜摩天,須彌山上夜摩天處,以何為處?有何光明?高幾許住?如是觀察彼見聞知,如不殺生及不偷盜,不邪婬等樂修多作,自能持戒教他持戒,自他利益,如是眾生得生彼天。

彼夜摩天可高幾許?彼見聞知,高六十八百千由旬。彼夜摩天,須彌樓上兩倍高遠。

彼夜摩天凡有幾地?擧高幾許?何物為地?彼見聞知,彼一切地有三十二,高五千由旬。彼夜摩天住於虛空,如虛空中所有雲聚,為風所持。如此地根下有水持,水為風持名閻婆風,持夜摩天如持雲聚,何等名為三十二地?一名勢力,二名乘處遊行,三名雲處遊行,四名積負,五名心相,六名山樹具足,七名廣博行,八名成就,九名勝光明園,十名正行,十一名常樂。十二名增長法,十三名一向樂,十四名樂行,十五名種種雜,十六名心莊嚴,十七名風吹,十八名崇高,十九名沫旋行,二十名百光明岸,二十一名山聚行,二十二名勝鏡,二十三名憶念量,二十四名遮尸迦,二十五名解脫禪,二十六名慢上慢,二十七名下入,二十八名階行,二十九名自身,三十名慢身光明,三十一名上行,三十二名林光明。此等是彼夜摩天地,夜摩天王名牟修樓陀,如彼三十三天之主,帝釋天王名憍尸迦。如是彼處夜摩天王,名牟修樓陀,夜摩天王隨順法行,於帝釋王法神通樂,其量多少千倍為勝,牟修樓陀天王之身,五由旬量光明勝妙,帝釋王身一居賖量。夜摩天王牟尼修樓陀,身量如是。夜摩天王牟修樓陀,一身分力,彼帝釋王百千和合,所不能及,彼業因果亦復如是。如是比丘旣觀察已,而說偈言:

  如負少物者,度水則不沒,少惡業之人,上昇不下沈。

 如鳥翅堅牢,行空無障礙,持戒堅固者,則生於天中。

彼比丘如是觀察,彼夜摩天樂果業因,彼夜摩天有四大山,彼一切山高萬由旬,何等名為四大山耶?一名清淨,二名無垢,三名大清淨,四名內像,是等名為四大山也。復有其餘種種異山,有無量種有無量色,無量形相無量功德。如是具有多千異山,多饒天花具足莊嚴。夜摩天中如是莊嚴,三十二地有種種山,種種莊嚴,饒種種河蓮花水池,百千園林周匝圍遶,一種形相香色味具,諸樹蓮花有種種味。如彼帝釋三十三天,所有山河蓮花水池,諸園林等勝妙之事,人中所有山河樹林,蓮花水池所不能及。彼夜摩天勝妙之事,三十三天所不能及,亦復如是,何以故?因果多故,彼有無量善業福德,百種功德業因緣果,善業所化不可具說,以何因緣不可得說?種種業力動轉多故,如是業果,一切眾生所不能說。一切善業得天化生,夜摩天中,如是種種不可具說。彼天果報千分之中,此可說一,何以故?若持戒者必定得果,今此實說,若持戒人聞已心進,若修智囚十倍力進。以何因緣,知彼持戒如是差別?持戒之人生彼天中,修智之人則得涅槃,如是智戒功德已說。若彼已知如是戒果,如是智果。生如是心,持戒尚爾何況修智!我如是得,彼人聞已勤行精進,如是而說有中業果。

復以因緣異說有法,彼天如是久住天中,受第一樂無所妨礙,後時猶退不得自在,況人中欲多有諸過,少樂少味動轉不住,常不安隱能為破壞,與無量罰怖恐賊等。

彼如是等因緣說天,我復更有餘異因緣,而說彼天。外道之人有如是念:『一切皆是,摩醯首羅之所造作,非業所得更無人知。』遮彼外道故說業果,實有業果實有因生,非是異作非無因有,一切因果相似得果,因果相似。非從異因而得異果,非善業因生於地獄,非不善業因緣生天。然彼如是因果因緣,修施戒智必定業故,得生天中。如是說天苦樂二種,不可具說。天中之樂,彼業一分不可譬喻,此說少分。

又彼比丘知業果報,次復觀察夜摩天地,彼見聞知彼夜摩天,有地分處名為勢力,眾生何業生彼地處?彼見聞知若人持戒,微塵等惡見則生畏,其心正直不諂不誑,不惱他人,正見不邪不癡心念,觀此世間,一切無常苦無我等,念佛法僧不殺不盜,如前所說。又不邪行,心離不樂不行不作,乃至飛鳥鴿等行欲,亦不觀看,乃至欲睡心亦不念。若人如是亦教他人,彼人為他說業果言:『汝勿如是,汝若作者必入地獄。』彼人如是真見業果,如是不犯他妻婦等,於業生怖。彼人善業生彼地處,百千天女之所圍遶,纔生於彼彼諸天女,即於生時歌天音聲。彼天忽聞如從睡覺。彼樂音聲始初出時,如是化生,於樂音聲如是得念。彼歌音聲備有八分,功德具足。一者語,二者稱,三者甜,四者善合,五者相應,六者善深,七者一切愛樂,八者,百萬由旬聲不妨礙,法句相應清淨不濁。如是八分功德具足,勝妙音聲覺善業人。

彼於自身出妙光明,廣五由旬青黃赤白,如天上虹。即彼天子初生之時,有光明旋,猶如日月暈輪端嚴。彼旣起已,百千天女相隨圍遶,故有第一歡喜之心,天子天女共相隨從,如是往入名光明林。

又於彼處夜摩天中,有花不蔫,彼花名為眼甘露花,香不壞花,善色香花,聞花名已心則受樂,彼花則有如此勢力。何處何處說彼花名,彼處彼處虛空之中,出彼香花名月勝花,常轉行花。若天念時,彼天樹花從聲而生,隨天行轉,隨彼天子所念何處,於彼處行。如是天子在彼樹上,行於虛空,在其花中隨所念處,如是而行。猶如第二三十三天,在堂上行。如是彼處夜摩天,在於花中如是而行,光明赫焰,而常下觀一切諸處,於一瞬頃一切遍見,而不疲惓。

彼處復有名樂愛樹,彼樹可愛,於彼樹內何處可愛?入其內已受天快樂,園林蓮花池水之中,有名隨順一切念樹,樹之勢力,若彼天子憶念之時,彼夜摩天一切地中,一切勝物皆在其地。彼樹力故樹中受樂,八分樂音不可稱計。彼中有樹名香漂樹,彼有勢力,如彼天子憶念之香,如是樹中香為之出。彼復有樹名花香樹,在彼樹內如在房中,戲樂無異。有好園林蓮花池水,彼夜摩天在中受樂。彼夜摩天在彼樹中,青黃赤紫妙色光明,備有種種香色具足。彼天若入,有一切種妙色皆生。彼天之身亦如是色,彼身衣色一切盡滅,唯樹色現。

又復有樹名虛空行,於眼瞬頃,行虛空中百千由旬,隨念而去。彼樹光明如日不異,然彼天子,乘彼無量種種妙樹,在空而行。百千天女圍遶相隨,鬘香塗身。彼天子身有勝光明,彼天子前有諸天女,種種妙衣莊嚴其身,喜笑歌舞。彼歌音聲,周匝遍滿無量由旬,彼天女中,天子端正且說少分,善業所得如星中月,天子端正亦復如是。然彼天子千功德勝,種種樂聲歌舞嬉戲,入香林中,百千種鳥普遍彼林。無量河池,勝妙蓮花以為莊嚴,甚可愛樂,勝於百千日之光明。具以現事少分譬喻,猶如人中可愛園林,流水河池蓮花莊嚴。於彼四天大王天處,十六分中不及其一。如是四天大王天處,復於三十三天之處,園林可愛,十六分中亦不及一。如是三十三天之處,園林可愛,於夜摩天園林可愛,十六分中亦不及一。如是次第善業勝故,以有上上勝善業故,園林可愛,設使一切眾生之中,善智慧人一心專意,更無異作,方便善巧相應辯才,而亦不能說其一分。何以故?以非一切人境界故。彼處如是,非一切人心之境界。設使第二三十三天,共帝釋王於百千歲,亦不能說彼,夜摩天一地之中,受樂之事,何以故?以非境界,三十三天不曾見故,不曾聞故故不能說。於彼善業且說一分,不可具足一切盡說,此之善業一切和集,決定受樂不可思議,受樂之事可愛之樂,唯說一分。譬如一切善巧畫師,若其弟子於壁等處,或畫為月或畫為日,然彼畫師,而終不能畫作光明,及其威德,不能令行不能令照,不能令涼不能令炙,唯可能畫輪形而已。說夜摩天亦復如是,唯說樂受,不能說其受樂可愛,不可得其勢力之實,若彼光明若彼園林,若彼勝德若歌若樂,若彼端正若境界樂,若光明輪若近天女,種種受樂,唯可髣髴說其少分,比類而已。

又彼天子,於彼天中戲樂之處,無量欲樂種種具足,無量濟口園林莊嚴,如是地分旣觀察已,五欲境界功德牽心,境界力動令心不住,分別染轉愛河所漂,普眼所見皆悉可愛。然彼天子如是見已,次復往向名,無量欲具足林中,流水河池,多有種種蓮花莊嚴,無量百千眾鳥音聲,到彼林中於彼林中,本未曾見種種具足。共諸天女旣到彼已,於彼蓮花河池之中,有真珠沙饒金銀鳥,其翅皆作青寶珠色,在彼河岸種種妙樹,莊嚴河岸,天子在中遊戲受樂。

天子如是旣受樂已,次復往向名寶岸林,多有天眾天女圍遶,見彼勝林,殊妙七寶光明地分,隨於何處寶山之峯,流水河池蓮花可愛,百千萬峯莊嚴山谷,彼地分分妙寶莊嚴。善業力故,令彼天子見諸天女,而共嬉戲遊戲受樂。以善業故,彼善根因相似得果,有無量種,如是無量種種受樂。然彼天子五欲功德,受勝樂已。次復往向,名釋迦說地處之中,彼處種種受天樂已,復為所愛境界牽心,分別勢力之所迷惑,於彼所見境界不住,彼心獼猴食天樂果,為果所醉,見諸天女生愛樂故,常行不住,何風所吹令其常轉?在彼夜摩天眾之中,根不知足境界之樂,有無量種極甚可愛,終不為他之所侵奪,他則無分,亦不為他之所能毀。

又復普生妙寶蓮花,如是如是種種嬉戲,如是如是種種憶念,彼彼如是寶蓮花中,是善業得。若彼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如是思念:『我當在彼蓮華中坐,共諸天眾乘空而行。』即生心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共諸天眾,於虛空中飛行而去,一切天眾如是飛行,身不微動。時一切天坐蓮花中,在於虛空,五樂音聲歌舞喜笑,如是遊行受天之樂,五欲功德。彼天如是坐蓮花中,行受天樂。如日欲出初沒之時,於人世間虛空端嚴,一切皆赤,彼天蓮花光明端嚴,亦復如是。

彼一切天極受快樂,受快樂已,次復往向名,拘鞞羅眾林之中,名滑高山,向彼頂上為受樂故。若彼天眾到山頂已,彼有無量,七寶莊嚴流水河池,所有光明勝百千日,多有端正天子天女,無量七寶如日諸樹,莊嚴彼天。旣到滑高山已,於彼勝山嬉戲受樂,迭共遊行。

下彼蓮花,次復更上名白峯山,為戲樂故。然後方及,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向天眾所,共諸天女相隨圍遶,彼諸天眾見已奉迎,心生歡喜歌舞遊戲,相與往向,牟修樓陀夜摩天王。自業得果,以彼善業有下中上,天樂亦爾有下中上。勝色亦爾有下中上,食亦如是有下中上,樂亦如是有下中上。如是乃至一切極劣,下夜摩天所受之樂,十六分中,帝釋天王所受之樂,不及其一。彼帝釋王所受之樂,尚不可說,況作三倍功德之業,百業行樂而當可說。彼天如是唯多善業,如是善業,持戒之人心常歡喜,有無量種。如是此說,夜摩天中受大快樂,悕望有故。

又復如是,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種種百千分別憶念,無量種種功德成就,不可譬喻受諸快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滑高山上彼蓮華中,勝妙七寶受快樂已,復見蓮華如是思念:『我當入彼大蓮花內。』旣入彼已,一切天眾共受快樂,即於念時,彼蓮花臺增長寬大。以善業故,多有如是大蓮花臺,皆入其中。彼花臺內多有孔穴,彼孔穴中出大光明,彼蓮花內復有異天,昔未曾見光明出過,普百由旬。其光備有無量種色,夜摩天王牟修樓陀,及諸天眾見光明已,生希有心,是何光明,於此蓮花臺中而出?

爾時天王牟修樓陀,告天眾言:『汝見如是勢力光明,如是出不?』天眾告言:『唯然已見,如是光明甚為希有。』爾時如是夜摩天主,又復告言:『一切天眾,今皆共我從蓮花門,入蓮花臺入已觀察。』爾時如是一切天眾,一心白言:『我等皆如夜摩天王,意所希樂,我等意願亦復如是。我亦欲入大蓮花中,并諸天女相與共入。』

爾時,天王牟修樓陀天王,并諸天眾諸天女眾,皆共入彼蓮花臺中,皆悉欲見希有之事,爾時相與欲從孔入,則有光明如日光照,火洋金聚更生日光,照諸天身遍滿虛空。彼大蓮臺中光明,如是照耀天皆見故,一切攝眼不耐光明。時旣入彼大蓮花中,生歡喜心生希有心,何因故有如是光明?不可稱說,而我昔來未曾覩見。爾時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心亦歡喜而共入已,見有無量百千寶珠,百千光明照耀顯赫,多有無量遊戲之處,園林莊嚴,無量百千宮殿莊嚴,光明遍滿。有無量樹百千莊嚴,復有無量七寶諸樹,園林莊嚴。有無量色異異形相,種種眾鳥,多有無量遊戲妙山,莊嚴可愛。無量蓮花池水莊嚴,無量百千妙堂莊嚴,無量百千流水河池,澗谷莊嚴。如說一切色量形相,七寶莊嚴,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猶尚不見何況餘天?彼處如是蓮花臺中,河流清水。彼河兩岸皆是玻瓈,或有金岸或有銀岸,或有寶岸,或有青色寶珠為岸,復有勝妙蓮花池水,有種種寶蓮花莊嚴,或有一色蓮花莊嚴,有種種色妙葉莊嚴,所謂青黃赤白等色,蓮花莊嚴。彼若青葉,彼葉名為青色寶葉。若黃色者則名為金,若白色者則名為銀,若赤色者則名赤寶。如是無量種種蓮華,在於如是大蓮中,如是如是,彼天迭共心生歡喜,見彼蓮花,無量百千種種諸蜂,滿中莊嚴。

諸天見已復向異處,極大可愛園林之中,遊戲之處,彼處多有種種樂音,旣聞樂音意甚愛樂,生歡喜心。天眾天女,彼此更互歡喜心往,生希有心入彼園林,多有種種眾鳥音聲,七寶莊嚴。其地柔軟下足則容,擧足還起,一切普生歡喜之心,處處遍看轉勝轉勝,彼天之心迭相惛樂,遊戲受樂。復天久時迭相愛樂,如是遊戲受快樂已,復向異處次第受樂。彼處名行種種寶地。旣往彼處音聲娛樂,種種音聲歡喜受樂,六欲境界心愛樂見,多受欲樂而行放逸,嬉戲遊行,於彼地處見異功德,青黃赤白無量諸種,皆悉可愛。

彼天如是於彼地處,次第復向名嬉戲山,受境界樂猶未厭足。彼嬉戲山七寶莊嚴,多有無量種種諸鳥,種種妙色種種形相,無量百千諸樹莊嚴,流水河流蓮花莊嚴,園林戲處山谷嶮岸,峻極之處鹿眾莊嚴,天眾在彼嬉戲山中,五欲功德而受快樂,迭相愛念。彼天之身,種種光明而為莊嚴。多有無量,種種莊嚴勝妙天女,共相娛樂。

彼處如是,復於久時受大快樂,未知厭足,次復往向作行重樓,復有行堂向彼戲樂,未知厭足,五功德樂亦未厭足,無量分別無量種欲,復更增長大增長愛,復受無量種種快樂,彼諸天眾諸天女眾,彼此迭共歡喜受樂。如是復共夜摩天王,牟修樓陀歡喜受樂。彼蓮花中光明照曜,過百千日所有光明,勝而不熱,各於其根迭相愛樂。五根受樂第一端正,見者甚樂,聖所愛戒善淨勝果,有無量種無量分別,無量境界受諸快樂,迭共一心。彼此更互心不相妨,共相敬重迭清淨心。彼蓮花中久時受樂,如是之時,於境界中未知厭足,隨所憶念,從彼蓮花臺門出去。如是入故還如是出。欲出之時,彼滑高山其中有鳥,名諦見鳥,鳥見彼天出去故,即為彼天而說偈曰:

 此天身色空,年少亦復然,樂念念向盡,愚癡故不覺。

如此天一切,無量妙善相,時輪所劈割,令身分散壞。

 如彼天身命,無量百種相,以其業盡故,死王之所殺。

 此天受樂久,恒常心放逸,自絹之所繫,將欲壞其樂。

 樂及安力命,能令愛別離,死王力甚大,在近臨欲至。

 若多放逸者,天絹臨欲到,必來奪樂命,速疾壞令盡。

 此久時破壞,常放逸行天,著勝樂未覺,為樂之所誑。

 此天失光明,諸根心劣減,墮於閻羅處,彼時則知果。

 此身念念變,樂念念無常,猶故染心天,無眼故不見。

 從愛至勝愛,恒常受行樂,若死王來至,不能到樂處。

 不知生死老,心見不生怖,彼後欲死時,於自業生悔。

 境界不厭足,諸根亦如是,若為智燈照,則除著樂闇。

 常習近境界,思念無量種,如火為風吹,熾然而增長。

 欲樂甚大力,常增欲火焰,智者諦思量,故能調境界。

 若常迷亂心,恒樂於境界,皆是癡力故,如是受戲樂。

 癡故樂近之,境界火增長,如薪與火合,為風之所吹。

 屬欲未厭足,常為欲所使,此天退失墮,天欲所誑故。

 前身受樂時,彼身集功德,念念命不住,彼壞何處去?

 如彼人身壞,天命爾不疑,雖久會當死,天身必破壞。

 此天境界樂,常著心不離,必當退此處,而不覺知苦。

 如此天所受,五欲功德樂,不及別天苦,十六分之一。

 如魚在水中,未曾有渴苦,於愛知足者,亦未曾有欲。

 若人不觀心,常愛行欲樂。長夜久時睡,苦惱不曾滅。

 癡故樂受樂,不覺知苦惱,後得衰惱時,乃知得何果?

 欲初似賢善,而實甚為惡,此為地獄使,專行不饒益。

 盲者信此欲,智眼者則離,猶嶮岸相似,如是墮地獄。

 謹慎第一友,常能作利益,放逸第一怨,故應近善友。

 欲遍一切身,如第一嚴毒,惡道第一導,所謂放逸是。

 若行於放逸,復染著境界,彼以愚癡心,常受諸苦惱。

 若不知是苦,不知觀察者,彼則與羊等,愛樂天亦爾。

 飲食樂欲樂,羊亦有此樂,若天亦如是,與羊則不異。

 以心力勝故,業亦如是勝,離業功德已,勝則不可得。

 天不畏而戲,是故住死中,死時旣到已,方知其果惡。

 乃至未死來,意常不錯亂,黠慧意樂法,皆隨順法行。

 一切命皆失,一切樂皆盡,一切愛別離,汝死時欲至。

 死為第一惡,到曠野大道,更無如法歸,故應隨順法。

 有異法名死,所謂放逸心,放逸前破壞,然後為死殺。

 由法得命樂,故說法第一,法為不放逸,天道之導師。

 益不益不異,縛脫亦如是,放逸不放逸,功德過平等。

 由彼癡心故,令天無所知,共怨聚戲樂,智者則捨離。

如是彼處名諦見鳥,諦觀察已,訶責彼天無量種過。天未覺知,以有放逸覆其心故,喜樂境界五欲功德,以樂受故不覺真諦,故不覺退。如是天處必歸無常,一切世間悉當無常,而彼不覺。

又復彼天坐蓮花上,在滑高山并蓮花座,捨出離去而身不動,向名廣池,有五百堂七寶莊嚴,周匝欄楯處處無量,間錯莊嚴。復有異天於中受樂,又彼堂中皆有却入,在上高樓多有重數。復有諸天心生歡喜,滿彼堂中無量飲食,衣服床敷迭相愛敬,心不妨礙常遊受樂,欲食恒豐,一切時有五樂音聲,彼處一切天女天眾,如是受樂。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坐蓮華臺,一切天眾皆共相隨,向彼廣池忽然而至,旣到彼已彼舊住天,旣見王至一切下樓,復有離於蓮花處者,有出堂者離鉤欄者,一切皆從住處而出,生歡喜心盡共奉迎,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皆向王走生敬重心,生歡喜心。旣見天王在虛空中,合掌在頂。禮敬王已,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在天眾前。一切天眾皆悉在後,若歌若舞近彼廣池,彼處一切功德具足,無量妙堂皆悉作行,種種莊嚴,有種種鳥種種音聲,無量百千諸樹莊嚴,所有光明勝百千日,彼處多饒無量天眾,常受快樂,在夜摩天勝妙地上。夜摩天王到已則入,彼一切天心生歡喜,讚歎天王牟修樓陀,牟修樓陀夜摩天王,以善妙語先安慰之,乃臨廣池。到已次昇,名見心樂勝妙堂上。彼堂珍寶光明照曜,周匝彼處種種間雜,多有無量勝相功德,千千莊嚴,一切天眾之所圍遶。夜摩天王昇彼堂已,第一勝相,微妙光明師子之座,七寶莊嚴。如是妙座一切樂觸,具足而有。天王坐上,彼有第一宿舊天眾,圍遶現前,多有無量諸天女眾,於先歌舞然後次第。彼宿舊天問天王言:『王於何處乘蓮花座,今來至此?已於久時不曾見王。』時宿舊天,於彼天王第一尊重,爾時天主牟修樓陀,夜摩天王,答天眾言:『我向於彼蓮花臺中,見希有事,我向入彼蓮花臺中,一切諸天及諸天女,俱共入已一切皆見。』時彼天王如其所見,希有之事,悉為舊天盡皆具說。如蓮花中種種功德,悉為舊天具足盡說。時彼舊天,於先已曾勝勝見來,聞已不生希有之心,彼蓮花中種種勝事,於先於曾善見來故。時彼舊天,於是乃為牟修樓陀,夜摩天王說於舊法,作如是言:『願天王聽,我先曾聞此大蓮花,有大勢力,此蓮花內大勢力者,隨心憶念,種種功德莊嚴具足,此夜摩天一切處中,除此更無如是樂處。如蓮花中如是先聞,有迦那迦牟尼世尊,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出現於世,彼所說法初中後善,義善語善,獨法具足清淨鮮白,演說正法,所謂此色,此色集,此色滅,此色滅道。如是此法初中後等,如是說已。彼佛法中,有多百千已見諦者,有得果者,如是次第得阿那含者,斯陀含者,須陀洹者,如是復有得四禪者,得三禪者,得二禪者,得初禪者,彼佛安住如是人已。復令人住十善法,隨順法行。令使多人,乃至無量百千億人,行善業已,然後觀察有何等人,我今調御?彼以清淨過人天眼,見夜摩天我應調御。彼時此處夜摩天王,名曰樂見。彼王內藏有善種子,身行放逸。彼王近身,多有無量諸天之眾,善根淳熟而多放逸,行放逸行。彼迦那迦牟尼世尊,以憐愍之,是故來上此夜摩天世間中,為利益天盡其苦故,為彼諸天除放逸故。盡漏比丘有五千人,圍遶共到夜摩天處,更勝光明處處普照。彼時諸天見佛世尊,若有諸天從本已來,未見佛者,謂佛是天於天中勝。彼天於佛生希有心,不知是佛,而此佛色於諸天中,最為殊勝,一切功德皆悉具足,無異相似,光遍一切天之世間。彼天旣見,與佛世尊相隨聲聞,亦生勝上希有之心,作如是念:『彼是何人,如是形服,而共此天相隨不離,圍遶而行?』

時彼天子,即取種種勝妙蓮花,向迦那迦牟尼世尊,爾時世尊見天子來,上昇虛空,示現種種勝妙神通,隨念分別無量功德,身上出水,色香味觸具足而有,彼處天水,於十六分不及其一。其身頂上出火焰然,有無量種無量色光,遍滿虛空,所謂青黃赤紫色,復現異異勝妙神通,所謂一身以為多身,或為千身或百千身,或為億身,所有光明,遍滿一切天處世間,復令多身以為一身。世尊如是復現神通,夜摩天中一切地處,一一手捉擧置掌中,并諸園林流水河池,擲在虛空過眼境界,復還安置本所住處。世尊又復現大神通,彼處大山以手撥取,擲虛空中,并諸園林河池澗谷,及天女眾不知所在,復還安置本所住處。其中諸天不覺動轉,如本無異。世尊又復現異神通,無量種色無量種作,無量形服,有無量種諸功德色,現大力勢,令彼天眾種種異見,或見如來在於山中,或見如來在園林中,或見如來在蓮花林,或見如來在堂中行,或見如來在於樹下,或見如來在河池中,或見如來在,遊戲園林之中,或見如來一切禪處,或見如來遍滿,一切虛空,坐禪而住。或見如來於虛空中,敷具上坐。復虛空中若坐若行,若復經行還復坐禪。

世尊又復示現神通,如是如是音聲說法,五樂音聲勝夜摩天,形夜摩天所有音聲,如閻浮提烏鳥聲,彼一切天如是劣減。彼天旣聞如是聲已,皆悉捨離能歌慢心。

世尊又復現異神通,所謂在彼虛空之中,作諸天眾化作天女,勝妙殊絕形夜摩天,夜摩天女如螢火蟲,光明色量如是形相,服飾莊嚴園林處樂,皆悉勝妙。彼大天王并諸天眾,見化天已心生恥愧,皆見自身色光欲樂,如草無異,彼夜摩天生如是見。

爾時世尊知其根熟,知其深心知因果報,無障礙見,為欲利益一切世間,極大悲心。如來世尊爾時,即向夜摩天王樂見王所,現異神通如向所誢,一切神通盡為樂見,悉皆現之百倍勝前。爾時樂見夜摩天王,一切慢心皆悉捨離。

彼時樂見夜摩天王,亦復坐於大蓮花中,亦如向牟修樓陀夜摩天王,大蓮花中遊戲受樂。

時彼世尊大蓮花中,示現神通,然後復語夜摩天等,作如是言:『汝今所見,一切皆是樂見所感,世尊為化令使離慢,汝見其內遊戲之內,園林蓮華河池山谷,并妙堂等境界行處,無量種見,彼樂見王捨離慢心。』時彼世尊入大蓮花,化作一切。復於樂見夜摩天王住處,有蓮華生億百千葉,如來坐彼蓮花臺上,聲聞弟子坐其葉上,而現種勝妙神通,或有飛至虛空中已,然後還至蓮花中者,復現種種異異神通。時彼樂見夜摩天王,作如是念:『此是何人?有何善業?以何勢力,能作如是奇特之事?我之所有若多若少,色光明等甚為微劣,彼則為勝。』」

正法念處經卷第三十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we 的頭像
    awe

    awe部落格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