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鑑,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奉詔譯

  「善男子,云何菩薩善知軌儀,修行離暗獲得光明,不隨他緣得自然智,速到大乘一切智智?善男子,若菩薩於彼所行軌儀,一切諸行不退不動,不隨他緣得自然智。何以故?彼菩薩住,自然智光明之時,於他有情及於此法,照了決定不隨他緣,速疾能證薩婆若智。」爾時,世尊說伽陀曰:

  已脫諸見之智者,於生死中具福德,住於瑜伽離諸相,迴向菩提無盡處。

  處具一切智資糧,無邊智慧虛空性,無色無相亦無法,則能滿足一切智。

  應念佛身勝生子,於彼心意不散動,不取色相及種姓,是故名為念如來。

  法體遠離於諸欲,湛然寂靜常無相,若能遠離於所緣,是故名為真念法,

  無為無染常解脫,是故名為念僧伽。

  一切資緣諸事物,悉能捨施無所著,無思清淨無分別,是故名為念於捨。

  無為尸羅無諸漏,離身語意不流轉,不生三有無所依,是為正念無漏戒。

  淨居諸天體無垢,及住兜率紹法王,應念如是清淨天,不久我當亦如彼。

  若持諸佛之正法,不應執著煩惱事,於法非法皆解脫,如是能持諸佛法。

  如佛所得菩提相,受持法者亦復然,若知本際無有塵,是則名持諸佛法。

  由我淨故有情淨,法淨智者隨行之,知諸有情心性淨,以如是行而成就。

  不作斷滅有情界,亦不見彼有增減,為說斷除顛倒見,化無量眾令清淨。

  應說世間諸境界,不異如來之境界,佛之境界如虛空,世間之境亦如是。

  一切語言及文字,悉皆猶如空谷響,中間無有所聞者,如是知已獲總持。

  受持修習及讀誦,盡能宣說法理趣,無我無人無法相,如是安住陀羅尼。

  能持一切諸佛法,善說聞者皆歡喜,正念不離三摩地,由此決定於總持。

  於法不動無散心,亦於諸法無疑惑,譬如龍王降大雨,彼人說法亦復然。

  無著無縛無障礙,能說千億俱胝典,於諸有情無法想,彼得辯才勝功德。

  承佛威神說妙法,千俱胝劫常無礙,令諸有情心歡喜,安住辯才佛功德。

  若知一切法理趣,體性皆若於虛空,無入無命無壽者,彼即名持佛正法。

  有情本性皆圓寂,究竟諸法悉無生,是忍境界無垢淨,得此名為不放逸。

  見於諸蘊皆如幻,則見諸法真實性,知於六處如空色,是則能超於蘊魔。 

  譬如空中起浮雲,一切諸惑亦如是,常於正理勤觀察,彼則能超煩惱魔。

  若知無生常不生,則知寂滅亦無滅,法無過去未來世,決定不為死魔侵。

  於法無動亦無思,不住菩提無覺想,無我無人起悲濟,是降天魔之眷屬。

  見於識智二平等,不住無為及有為,心如幻化知世間,是名勇健難摧伏。

  於此彼岸無所著,說法修習相應者,拔濟有情無人想,是名菩薩之導師。

  觀察三有如曠野,亦如空性不變異,無路無人無拔濟,是為說法大商主。

  善說有無真實法,了法本來常清淨,悲與寂滅理相應,是名菩薩導師者。

  前後流轉心相續,如此二心不和合,了知流注心體性,是名菩薩之勇健。

  知諸法性本清淨,猶如虛空如水月,不著一切諸煩惱,是淨薩埵常稱讚。

  若知一法同諸法,如幻陽焰無所取,虛妄空寂不常恒,彼人不久成真覺。

  說此決定法門時,七萬二千那庾多天人,緊那羅,摩睺羅伽等,皆發無上正等覺心,三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大光普照,百千諸天雨種種花,奏諸伎樂,以鄔馱南而共讚歎:「此諸有情,已為如來法印印之,若有聞此法門,能生勝解受持演說,如法修行一切智者,於此佛剎皆應禮敬,以自莊嚴,所以者何?由佛世尊出興於世,演此秘密決定法門,令我等聞,非餘有情所聞見故。」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從佛世尊聞說是已,即時獲得六無垢,清淨三摩地門,以價直三千世界,摩尼寶網,覆於佛上而為供養,一心合掌作如是言:「如來今者以無礙智,觀察一切有情根性,前後善巧,宣說無障礙法,甚深理趣,由此眾會皆大歡喜,讚歎大乘。」時十方世界,所來集會諸菩薩等,復放光明皆言:「由於如來說如是法門,令我等聞深生慶幸,靡不歡喜。」

  爾時,會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曰迅辯,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正士,汝名虛空庫藏,而汝豈以虛空為庫藏耶?」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我亦是虛空,亦是庫藏。」迅辯菩薩言:「善男子,我願見汝虛空,庫藏差別之相。」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如汝之心所思惟物,我令空中為汝雨之。」迅辯菩薩言:「我昔曾見赤優波羅,吉祥如來蓮花莊嚴世界,彼有蓮花名曰,一切光明遍照,其量廣於一俱盧舍,有多千葉香潔柔軟,猶若迦止栗那綿,身觸之時受極快樂,其香芬馥,遍於無量百千世界,彼中菩薩聞香見花,即皆得定,唯願仁者,於此眾會而雨是花。」

  時迅辯菩薩一心淨意,未久之間,於是大虛空藏菩薩,以大威神加持力故,即於空中雨如是花,時此會眾見是花已,各各獲得愛樂花三摩地,從定出已異口同聲,讚大虛空藏菩薩言:「善哉善哉!正士!由汝加持智力故,令一切有情,心皆獲得如是之力。」

  爾時眾中,復有菩薩名寶莊嚴,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唯願為我及諸有情,於虛空中雨細粖金。」所言未訖,即有無量粖金,從虛空中如雨而下。寶莊嚴菩薩復言:「願於空中雨一切寶。」所言未訖,即於空中,有無量無數種種名,種種色,種種摩尼之寶,如雨而下,所謂金銀頗胝迦,吠琉璃碼碯赤珠,牟娑羅藏寶,吉祥藏寶,髻娑羅無垢光寶,月光寶日光寶,照曜寶珠勝光寶,贍部光寶大光寶,硨磲璧玉珊瑚,帝青寶德藏寶,寂靜光寶,澄清濁水寶,不壞光明寶,建立眼寶旋轉寶,釋迦楞伽寶,勝寶大勝寶,威德熾盛寶,吉祥藏王寶,金剛藥寶,世光寶光味寶,持光半月寶,贍部檀寶,贍部洲光寶,千光寶炬火光寶,勝莊嚴寶,息熱寶無熱惱寶,除熱寶,淨眼寶,淨聞鼻舌身意寶,照曜支寶照曜寶,青光寶黃光寶,頗胝迦寶,白頗胝迦寶,網寶,以要言之,餘如是類無量之寶,悉皆雨之,如是無邊眾寶名字,若於一劫不可說盡。

  爾時,復有時王菩薩,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此娑訶世界,有無量受苦有情,貧匱飢餓無諸飲食,著破弊衣;復有裸形及諸餓鬼,露體饑渴被髮覆身,常思所棄涕唾膿血,為如是類願生憐愍,雨以衣食而充滿之。」時虛空藏菩薩,以加持力即於虛空,雨種種飲食,異類衣服百千色相,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上妙細軟,過於迦止栗那綿,身觸之時受極快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貧匱孤露有情,及諸餓鬼,蒙此飲食勝妙衣服,悉皆充足。

  爾時會中,復有菩薩名曰醫王,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大士,今此世界無量有情,嬰諸疾病,彼無眷屬所能瞻視,以病纏綿受大苦惱。願為此等諸有情類,雨上藥草,令彼患者悉皆除愈。」所言未訖,即時虛空,雨於無量甘露妙藥,由此藥故,一切病者服皆除差。

  復有菩薩名摧惡趣,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願以大悲息三惡趣,受諸劇苦一切有情。」所言未訖,即於空中出大光明,照捺落迦傍生鬼趣,彼諸有情皆息眾苦,得受安樂。又於虛空雨眾花鬘,塗香末香幢幡傘蓋,燈燭音樂,奴婢妻妾童子婇女,象馬車乘宅舍城郭,村邑聚落,國王宮殿樓閣花園,窗牖床榻珍寶輦輿,四牛十六牛,乃至千牛所駕之車,悉於虛空如雨而下,皆由大虛空藏菩薩,加持力故。復告眾言:「善男子,汝等皆取如是等物,隨用捨施,當令滿足檀波羅蜜。」

  復有菩薩名戒莊嚴,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已雨於檀波羅蜜,何不復雨戒波羅蜜?」所言未訖,即時十方諸佛及諸菩薩,皆共讚歎,戒波羅蜜莊嚴功德,如是讚歎戒功德聲,從空中出,如是讚歎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莊嚴功德,所出之聲亦復如是。又聞諸佛菩薩,百千詞句,稱讚諸法無增無滅,由此法音,警覺三千大千世界,令無量無數有情,修學三乘而得成就。

復有菩薩,名普遍光明,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汝虛空庫藏,為唯於此世界中,現饒益有情,為復亦於,餘世界中現汝斯事?」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告普遍光明菩薩言:「善男子,汝獲無垢妙慧天眼,當觀十方諸佛世界,為見何物?」說是語已,時普遍光明即以天眼,觀見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所雨寶物飲食衣服,一如此界無所減少,又聞空中所說,一切微妙法音,亦不增減。

爾時,普遍光明菩薩,見是事已深生奇特,嘆未曾有,以鄔馱南稱讚大虛空菩薩:「不可思議難可測量,而能頓於一切世界,現如是等種種寶物,唯願以佛威神之力,及於仁者加持之力,令此眾會,及餘世界一切有情,普皆得見如是眾寶,普皆得聞虛空法音。」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即如其言,更雨如是種種諸寶,皆令此會及他方國土,一切有情悉皆得見,各各皆發,無上正等菩提之心。

 爾時,王舍大城有五百女人,共詣大虛空藏菩薩所,到已白言:「我聞正士,能滿一切有情所願,然今我等夫主並死,不知所趣,唯願大士示我令見。」爾時,大虛空藏菩薩,以威神力故,即為五百女人,各各現其本夫形狀,住菩薩前,時虛空藏告諸女言:「姊妹,當觀此是汝等本夫不?」彼諸女等各見本夫,悲喜交集;時彼丈夫,各自隨逐是諸女等,還歸本家,七日之中,為女說法令得成就,咸發無上菩提之心,住不退轉。時五百女相共來詣,大虛空藏菩薩之所,一心同聲以伽陀讚曰:

  我等今知是法相,猶如幻化虛空性,而為我等示現夫,今我成就最勝業。

  以是諸法皆變化,本空無心無所動,由此通達無漏法,永不隨逐諸煩惱。

  是故皆發菩提心,願欲拔濟有情類,蒙為我等授記別,當得成佛度有情。

  同名善調之如來,廣於後世修諸行,我等獲斯妙法雨,是故稱讚大導師。

  爾時,復有五百丈夫,被賊欲害,即聞空中聲曰:「汝等當知,有菩薩名大虛空藏,能於怖畏諸有情類,施於無畏,汝等應當歸依稽首,必無所害。」時彼諸人以恐怖故,皆共一心,異口同聲作如是言:「南無大虛空藏菩薩!」作是語時,虛空藏菩薩,化五百人從虛空下,住彼人前告諸賊言:「是等貧匱何用害為?寧殺我等,今當與汝衣服瓔珞,所須之物令無所乏,勿斷彼命。」時彼諸人即殺化人,其五百人咸離怖畏,泰然安隱,皆共往詣,大虛空藏菩薩之所,恭敬合掌頭面禮足,作如是言:「我等今者,皆從大師得全性命,故來頂禮,莫知所報廣大之恩,唯願為我說微妙法,當共受持成二利行。」

  爾時,大虛空藏菩薩告言:「善男子,汝等今者即無所懼,各各宜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則得自利利他成就。」說是語時彼等一時,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以上妙衣服,價值百千,奉虛空藏菩薩,以申供養。如是供養虛空藏菩薩已,即為供養一切諸佛。

  爾時世尊,悉與彼人授於記別,於當來世過無量劫,修菩提分法已,當得成佛,同號無怖畏如來,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

  爾時舍利子,白大虛空藏菩薩言:「善男子,汝得此虛空庫藏已來,經今幾何,不枯不竭,周給一切無有窮盡?」虛空藏言:「大德,於意云何?豈有虛空而竭盡耶?」「不也,大士。」虛空藏言:「如是,大德舍利子,虛空自性無盡,我今所有善根功德,亦復如是,所以者何?我為菩提,於無量劫,積集無量無邊善根,悉皆迴向,如彼虛空無有窮竭,是故周給不竭不盡。如汝所言而此空中,施設庫藏經幾何者?乃至我發菩提心來,空中庫藏久近如是。」

  時舍利子復言:「汝發菩提心,復經幾時?」答曰:「如佛世尊知其遠近?」舍利子即白佛言:「世尊,此虛空藏菩薩,發菩提心經幾許時?」佛言:「善男子,我若具說,人天聞者皆生疑惑。」舍利子言:「善哉世尊,唯願垂慈為我開示,又此會中,有無量眾皆共渴仰,願為解說令得淨信。」

  爾時,佛告舍利子:「譬如恒河沙數世界,所有微塵,一一微塵復為一劫,如是塵劫為一洛叉,復有無量那由他,洛叉微塵劫,盡是微塵所有劫數,彼虛空藏發,於無上正等覺心,經爾所時。」舍利弗復白佛言:「世尊,彼虛空藏初發心時,所遇如來名字何等?」

  佛告舍利子:「彼時如來出現於世,名一切勝願寶威德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世界名現一切佛剎,劫名寶莊嚴。舍利子,彼現一切佛剎世界,所有功德莊嚴成就,我以劫壽說不能盡。舍利子,彼佛世尊所坐道場,周千界,復有超過數量諸菩薩眾,以為眷屬。舍利子,彼時世界有轉輪王,名一切天灌頂王,於三千大千世界,彼王復有不可思議寶藏,有三萬六千子,悉皆化生有大威德。彼佛世界,乃至無有女人之名。舍利子,彼佛世尊壽百千劫,其一切天灌頂王,於四十劫中承事彼佛,一日之中,用千俱胝上妙資具,積高須彌以為供養,所積福聚不可思議,其王諸子及諸眷屬,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子,彼時一切天灌頂王 莫作異觀,今虛空藏菩薩是。」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甚奇世尊,此大虛空藏菩薩,被不可思議甲胄,乃至久遠住於大乘,能證如是威德法行。」佛言:「舍利子,是大虛空藏菩薩,所供養佛,超過無量恒河沙數,於彼佛所淨菩提心,恒河沙數佛所,菩提心淨則意清淨。恒河沙數意樂淨,則加行淨。恒河沙數加行淨,則增上意樂淨。恒河沙數增上意樂淨,則檀波羅蜜多淨。恒河沙數檀波羅蜜多淨,則尸羅波羅蜜多淨。恒河沙數尸羅波羅蜜多淨,則忍辱波羅蜜多淨。恒河沙數忍辱波羅蜜多淨,則精進波羅蜜多淨。怛河沙數精進波羅蜜多淨,則禪那波羅蜜多淨。恒河沙數禪那波羅蜜多淨,則般若波羅蜜多淨。怛河沙數般若波羅蜜多淨,則方便波羅蜜多淨。恒河沙數方便波羅蜜多淨,則一切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恒河沙數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則大慈淨。乃至大悲大喜大捨,大神通智淨,則身語心淨。由恒河沙數心清淨,則一大人相淨。如是廣說三十二大人相,乃至一切大人相善根淨,則虛空庫藏淨。舍利子,由如是故,此虛空藏菩薩,能於空中,示現一切菩薩之行。舍利子,譬如虛空無有窮盡,善男子,如是菩薩,一切願行清淨無盡,亦復如是,是故名為虛空藏。」

  說是法時,會中有一萬菩薩,獲得無盡財寶,于虛空庫藏滿足願忍。爾時會中,復有菩薩名曰法王,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我願從空中,聞妙法音。」虛空藏言:「善男子,汝極生恭敬,心住虛空作大師想,我當令汝聞法音。」爾時,法王菩薩并諸大眾,一心合掌,向空禮敬瞻仰而住,以虛空藏菩薩,加持力故,即於空中出伽陀曰:

  心意及諸法,皆如於虛空,我今說少分,汝等次第聽。

  虛空無高故,下亦不可得,諸法亦如是,其性無高下。

  空中無有生,滅亦無所得,諸法亦如是,生滅不可得。

  空中無損減,復無增益性,諸法如虛空,平等無增減。

  空中無有暗,亦無於所染,心性亦如是,無暗亦無染。

  譬如日月光,虛空無愛染,心亦同虛空,無愛亦無染。

  譬如於虛空,鉾槊無傷損,菩薩觀眾苦,亦無憂懼心。

  如空雨甘露,虛空無愛悅,菩薩於名利,不生染愛心。

  毀譽空不動,苦樂心恒靜,大地雖搖動,虛空性常住。

  菩薩於世法,遠離分別心,如空火不燒,菩薩惑無染。

  虛空離生滅,法界無去來,眾色現於空,諸法依心住。

  空無色非色,心性亦復然,虛空唯假名,心意識如是。

  如空無邊故,智者德如斯,猶空跡難成,菩提行無相。

  虛空無前際,五蘊性亦然,過現四大空,未來亦如是。

  如劫燒空界,難滿諸有情,五欲流注心,難滿亦如是。

  佛說大海句,離欲出世間,教法廣無涯,如空無所得。

  了知真實法,不壞不住性,知性即無性,正見住實際。

  聲性空無有,言說性亦然,法體本無言,無聲亦無說。

  諸法如幻焰,夢影響皆空,寂靜無比方,引導故為喻。

  法無相說相,能所相皆無,菩薩了真如,如空無所得。

  無著無所有,無覺無戲論,不度有情故,如性為菩薩。

  有情本涅槃,聞此不驚怖,被勇猛甲胄,名住菩提者。

  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眾,實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

  幻化及有情,諸佛法亦爾,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為性。

  虛空藏菩薩,得虛空庫藏,充足諸有情,此藏無窮盡。

  無邊功德聚,得此清淨藏,汝觀諸法性,其性無移動。

  應知一切法,因緣和合生,由此無有窮,法藏難思故。

  世尊常演說,四種法無盡,有情及虛空,菩提心佛法。

  如諸世間物,可說有窮盡,無物無所盡,是故說無盡。

  究竟滅盡法,盡法無所盡,無盡無不盡,是故說無盡。

  若人聞此法,名菩薩覺悟,則知如是人,速住菩提道。

  爾時眾聞是伽陀已,即於會中有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一萬二千天子,住虛空中,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we 的頭像
    awe

    awe部落格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