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此十一障二障所攝,煩惱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修所斷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一切頓斷;彼障現起地前漸伏,初地以上能頓伏盡,令永不行如阿羅漢。由故意力,前七地中雖暫現起,而不為失;八地以上畢竟不行。所知障中見所斷種,於極喜地見道初斷,彼障現起地前已伏。

  修所斷種,於十地中漸次斷滅,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方永斷盡。彼障現起地前漸伏,乃至十地方永伏盡,八地以上六識俱者,不復現行;無漏觀心及果相續,能違彼故。第七俱者猶可現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轉識設未轉依,無漏伏故障不現起。雖於修道十地位中,皆不斷滅煩惱障種,而彼麤重亦漸斷滅,由斯故說二障麤重,一一皆有三位斷義。雖諸位中皆斷麤重,而三位顯是故偏說。

  斷二障種漸頓云何?第七識俱煩惱障種,三乘將得無學果時,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將成佛時,一剎那中一切頓斷,任運內起無麤細故。餘六識俱煩惱障種,見所斷者,三乘見位真見道中,一切頓斷。修所斷者隨其所應,一類二乘三界九地,一一漸次九品別斷;一類二乘三界九地,合為一聚九品別斷;菩薩要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三界頓斷。所知障種,初地初心,頓斷一切見所斷者;修所斷者後於十地,修道位中漸次而斷,乃至正起金剛喻定,一剎那中方皆斷盡,通緣內外麤細境生,品類差別有眾多故。

  二乘根鈍漸斷障時,必各別起無間解脫,加行勝進,或別或總;菩薩利根漸斷障位,非要別起無間解脫,剎那剎那能斷證故,加行等四剎那剎那,前後相望皆容具有。

  十真如者,一,徧行真如,謂此真如二空所顯,無有一法而不在故,二,最勝真如,謂此真如具無邊德,於一切法最為勝故,三,勝流真如,謂此真如所流教法,於餘教法極為勝故,四,無攝受真如,謂此真如無所繫屬,非我執等所依取故,五,類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類無差別,非如眼等類有異故,六,無染淨真如,謂此真如本性無染,亦不可說後方淨故,七,法無別真如,謂此真如雖多教法,種種安立而無異故,八,不增減真如,謂此真如離增減故,不隨淨染有增減故,即此亦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現相現土俱自在故,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於無礙解得自在故,十,業自在等所依真如,謂若證得此真如已,善於一切神通作業,總持定門皆自在故。雖真如性實無差別,而隨勝德假立十種,雖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猶未圓滿,為令圓滿後後建立。

  如是菩薩於十地中,勇猛修行十種勝行,斷十重障證十真如,於二轉依便能證得。

  轉依類別略有六種,一,損力益能轉,謂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中淨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現行,亦名為轉。

  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麤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

  三,修習轉,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麤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攝大乘論中說:「通達轉在前六地,有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真現不現故。」說修習轉在後四地,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習斷餘麤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

  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麤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

  五,下劣轉,謂二乘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唯能通達生空真如,斷煩惱種證真擇滅,無勝堪能名下劣轉。

  六,廣大轉,謂大乘位,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具能通達二空真如,雙斷所知煩惱障種,頓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勝堪能名廣大轉。此中意說廣大轉依,捨二麤重而證得故。

  轉依義別略有四種,一,能轉道,此復有二,(一)能伏道,謂伏二障隨眠勢力,令不引起二障現行,此通有漏無漏二道,加行根本後得三智,隨其所應漸頓伏彼,(二)能斷道,謂能永斷二障隨眠,此道定非有漏加行,有漏曾習相執所引,未泯相故;加行趣求所得所引,未成辦故。有義,根本無分別智,親證二空所顯真理,無境相故能斷隨眠,後得不然故非斷故。有義,後得無分別智,雖不親證二空真理,無力能斷迷理隨眠,而於安立非安立相,明了現前無倒證故,亦能永斷迷事隨眠,故瑜伽說:「修道位中,有出世斷道,世出世斷道,無純世間道,能永害隨眠,是曾習故相執引故。」由斯理趣諸見所斷,及修所斷迷理隨眠,唯有根本無分別智,親證理故能正斷彼;餘修所斷迷事隨眠,根本後得俱能正斷。

  二,所轉依,此復有二,(一)持種依,謂根本識,由此能持染淨法種,與染淨法俱為所依,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依他起性,雖亦是依,而不能持種,故此不說。(二)迷悟依,謂真如,由此能作迷悟根本,諸染淨法依之得生,聖道轉令捨染得淨。餘雖亦作迷悟法依,而非根本故此不說。

  三,所轉捨,此復有二,(一),所斷捨,謂二障種,真無間道現在前時,障治相違彼便斷滅,永不成就說之為捨。彼種斷故,不復現行妄執我法。所執我法不對妄情,亦說為捨,由此名捨徧計所執。(二)所棄捨,謂餘有漏劣無漏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引極圓明純淨本識,非彼依故皆永棄捨。彼種捨已,現有漏法及劣無漏,畢竟不生,既永不生亦說為捨,由此名捨生死劣法。

有義,所餘有漏法種,及劣無漏,金剛喻定現在現時,皆已棄捨,與二障種俱時捨故。有義,爾時猶未捨彼,與無間道不相違故,菩薩應無生死法故,此位應無所熏識故,住無間道應名佛故,後解脫道應無用故。由此應知餘有漏等,解脫道起方棄捨之,第八淨識非彼依故。

  四,所轉得,此復有二,(一)所顯得,謂大涅槃,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法界。涅槃義別略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一切有情皆有初一,二乘無學容有前三,唯我世尊可言具四。

  如何善逝有有餘依?雖無實依而現似有,或苦依盡說無餘依,非苦依在說有餘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若聲聞等說無餘依,如何有處說彼非有?有處說彼都無涅槃,豈有餘依彼亦非有?然聲聞等,身智在時有所知障,苦依未盡圓寂義隱,說無涅槃;非彼實無煩惱障盡,所顯真理有餘涅槃。爾時未證無餘圓寂,故亦說彼無無餘依,非彼後時滅身智已,無苦依盡無餘涅槃。或說二乘無涅槃者,依無住處不依前三。

  又說彼無無餘依者,依不定性二乘而說,彼纔證得有餘涅槃,決定迴心求無上覺,由定願力留身久住,非如一類入無餘依。謂有二乘深樂圓寂,得生空觀親證真如,永滅感生煩惱障盡,顯依真理有餘涅槃,彼能感生煩惱盡故,後有異熟無由更生,現苦所依任運滅位,餘有為法既無所依,與彼苦依同時頓捨,顯依真理無餘涅槃。爾時,雖無二乘身智,而由彼證可說彼有。此位唯有清淨真如,離相湛然寂滅安樂,依斯說彼與佛無差,但無菩提利樂他業,故復說彼與佛有異。

  諸所知障既不感生,如何斷彼得無住處?彼能隱覆法空真如,令不發生大悲般若,窮未來際利樂有情,故斷彼時顯法空理,此理即是無住涅槃,令於二邊俱不住故。

  若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斷彼不得擇滅?擇滅離縛,彼非縛故。

  既爾,斷彼寧得涅槃?非諸涅槃皆擇滅攝,不爾,性淨應非涅槃,能縛有情住生死者,斷此說得擇滅無為。諸所知障不感生死,非如煩惱能縛有情,故斷彼時不得擇滅。然斷彼故法空理顯,此理相寂說為涅槃,非此涅槃擇滅為性,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後即真如,中二擇滅攝。

 若唯斷縛得擇滅者,不動等二四中誰攝?非擇滅攝,說暫離故。擇滅無為唯究竟滅,有非擇滅非永滅故。或無住處亦擇滅攝,由真擇力滅障得故。擇滅有二,一,滅縛得,謂斷感生煩惱得者,二,滅障得,謂斷餘障而證得者,故四圓寂諸無為中,初一即真如,後四皆擇滅。不動等二暫伏滅者,非擇滅攝;究竟滅者擇滅所攝。

  既所知障亦障涅槃,如何但說是菩提障?說煩惱障但障涅槃,豈彼不能為菩提障?應知聖教依勝用說,理實俱能通障二果,如是所說四涅槃中,唯後三種名所顯得。

 (二)所生得,謂大菩提,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

  云何四智相應心品?一,大圓鏡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二,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身,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智不共所依,無住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三,妙觀察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定門,及所發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四,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如是四智相應心品,雖各定有二十二法,能變所變種現俱生,而智用增以智名顯,故此四品總攝佛地,一切有為功德皆盡。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心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金剛喻定現在前時,即初現起;異熟識種,與極微細所知障種,俱時捨故。若圓鏡智爾時未起,便無能持淨種識故。有義,此品解脫道時,初成佛故乃得初起;異熟識種,金剛喻定現在前時,猶未頓捨,與無間道不相違故;非障有漏劣無漏法,但與佛果定相應故,金剛喻定無所熏識,無漏不增應成佛故。由斯此品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不斷,持無漏種令不失故。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菩薩見道初現前位,違二執故方得初起,後十地中執未斷故,有漏等位或有間斷,法雲地後與淨第八,相依相續盡未來際。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生空觀品,二乘見位亦得初起,此後展轉至無學位,或至菩薩解行地終,或至上位;若非有漏或無心時,皆容現起。法空觀品,菩薩見位方得初起,此後展轉乃至上位,若非有漏生空智果,或無心時,皆容現起。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菩薩修道位中,後得引故亦得初起。有義,成佛方得初起,以十地中依異熟識,所變眼等非無漏故,有漏不共必俱同境,根發無漏識,理不相應故。此二於境明昧異故,由斯此品要得成佛,依無漏根方容現起,而數間斷作意起故。

  此四種性雖皆本有,而要熏發方得現行,因位漸增佛果圓滿,不增不減盡未來際,但從種生不熏成種,勿前佛德勝後佛故。

  大圓鏡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真如為境,是無分別非後得智,行相所緣不可知故。有義,此品緣一切法,莊嚴論說:「大圓鏡智,於一切境不愚迷故。」佛地經說:「如來鏡智,諸處境識眾像現故。」又此決定緣無漏種,及身土等諸影像故,行緣微細說不可知,如阿賴耶亦緣俗故。緣真如故是無分別,緣餘境故後得智攝,其體是一隨用分二,了俗由證真故,說為後得,餘一分二準此應知。

  平等性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第八淨識,如染第七緣藏識故。有義,但緣真如為境,緣一切法平等性故。有義,徧緣真如為境。佛地經說:「平等性智,證得十種平等性故。」莊嚴論說:「緣諸有情自他平等,隨他勝解,示現無邊佛影像故。」由斯此品通緣真俗,二智所攝於理無違。

  妙觀察智相應心品,緣一切法自相共相,皆無障礙二智所攝。

  成所作智相應心品,有義,但緣五種現境,莊嚴論說:「如來五根,一一皆於五境轉故。」有義,此品亦能,徧緣三世諸法,不違正理。佛地經說:「成所作智,起作三業諸變化事,決擇有情心行差別,領受去來現在等義,若不徧緣無此能故。」然此心品隨意樂力,或緣一法或二或多,且說五根於五境轉,不言唯爾故不相違。隨作意生緣事相境,起化業故後得智攝。

  此四心品,雖皆徧能緣一切法,而用有異;謂鏡智品,現自受用身淨土相,持無漏種。平等智品,現他受用身淨土相。成事智品,能現變化身及土相。觀察智品,觀察自他功能過失,雨大法雨破諸疑網,利樂有情,如是等門差別多種。

  此四心品名所生得,此所生得總名菩提,及前涅槃名所轉得。雖轉依義總有四種,而今但取二所轉得,頌說證得轉依言故,此修習位說能證得,非已證得,因位攝故。

  後究竟位其相云何?

  頌曰: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論曰:前修習位所得轉依,應知即是究竟位相,此謂此前二轉依果,即是究竟無漏界攝,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是藏義,此中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故。或是因義,能生五乘,世出世間利樂事故。

  清淨法界,可唯無漏攝,四智心品如何唯無漏?道諦攝故唯無漏攝,謂佛功德及身等,皆是無漏種性所生,有漏法種已永捨故,雖有示現作生死身,業煩惱等似苦集諦,而實無漏道諦所攝。

  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是有漏。」如來豈無五根五識,五外界等?有義,如來功德身土,甚深微妙非有非無,離諸分別絕諸戲論,非界處等法門所攝,故與彼說理不相違。有義,如來五根五境妙定生故,法界色攝;非佛五識雖依此變,然麤細異非五境攝;如來五識非五識界,經說佛心恒在定故,論說五識性散亂故。

  成所作智何識相應?第六相應起化用故。

  與觀察智性有何別?彼觀諸法自共相等,此唯起化故有差別。此二智品應不並生,一類二識不俱起故。許不並起於理無違,同體用分俱亦非失,或與第七淨識相應,依眼等根緣色等境,是平等智作用差別,謂淨第七,起他受用身土相者,平等品攝;起變化者成事品攝。

  豈不此品轉五識得?非轉彼得體即是彼,如轉生死言得涅槃,不可涅槃同生死攝,是故於此不應為難。有義,如來功德身土,如應攝在蘊處界中,彼三皆通有漏無漏,集論等說十五界等,唯有漏者,彼依二乘麤淺境說,非說一切。謂餘成就十八界中,唯有後三通無漏攝,佛成就者雖皆無漏,而非二乘所知境攝。然餘處說佛功德等,非界等者;不同二乘劣智,所知界等相故;理必應爾,所以者何?說有為法皆蘊攝故,說一切法界處攝故,十九界等聖所遮故。若絕戲論便非界等,亦不應說即無漏界,善常安樂解脫身等。又處處說,轉無常蘊獲得常蘊,界處亦然,寧說如來非蘊處界?故言非者是密意說。又說五識性散亂者,說餘成者非佛所成。故佛身中十八界等,皆悉具足而純無漏。

  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議道故,微妙甚深自內證故,非諸世間喻所喻故。此又是善白法性故,清淨法界遠離生滅,極安隱故,四智心品妙用無方,極巧便故,二種皆有順益相故,違不善故具說為善。

  論說處等八唯無記,如來豈無五根三境?此中三釋廣說如前,一切如來身土等法,皆滅道攝故唯是善。聖說滅道唯善性故,說佛土等非苦集故,佛識所變有漏,不善無記相等,皆從無漏善種所生,無漏善攝。此又是常無盡期故,清淨法界無生無滅,性無變易故說為常。

  四智心品所依常故,無斷盡故亦說為常,非自性常從因生故,生者歸滅一向記故,不見色心非無常故,然四智品由本願力,所化有情無盡期故,窮未來際無斷無盡。此又安樂無逼惱故,清淨法界眾相寂靜,故名安樂。四智心品永離惱害,故名安樂。此二自性皆無逼惱,及能安樂一切有情,故二轉依俱名安樂。

  二乘所得二轉依果,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此牟尼尊所得二果,永斷二障亦名法身,無量無邊力無畏等,大功德法所莊嚴故。體依聚義總說名身,故此法身五法為性,非淨法界獨名法身,二轉依果皆此攝故。

  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

  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三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徧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恒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種名受用身。

  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以五法性攝三身者,有義,初二攝自性身,經說:「真如是法身故。」論說:「轉去阿賴耶識,得自性身;圓鏡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中二智品攝受用身,說平等智於純淨土,為諸菩薩現佛身故。說觀察智大集會中,說法斷疑現自在故。說轉諸轉識,得受用身故。後一智品攝變化身,說成事智於十方土,現無量種難思化故。又智殊勝具攝三身,故知三身皆有實智。有義,初一攝自性者,說自性身本性常故,說佛法身無生滅故,說證因得非生因故。又說法身諸佛共有,徧一切法猶若虛空,無相無為非色心故。然說轉去藏識得故,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麤重顯法身故。智殊勝中說法身者,是彼依止彼實性故。自性法身,雖有真實無邊功德,而無為故,不可說為色心等物。

  四智品中真實功德,鏡智所起常徧色身,攝自受用;平等智品所現佛身,攝他受用。成事智品,所現隨類種種身相,攝變化身。說圓鏡智是受用佛,轉諸轉識得受用故。雖轉藏識亦得受用,然說轉依顯法身故,於得受用略不說之。又說法身無生無滅,唯證因得非色心等。圓鏡智品與此相違,若非受用屬何身攝?又受用身,攝佛不共有為實德,故四智品實有色心,皆受用攝。

  又他受用及變化身,皆為化他方便示現,故不可說實智為體,雖說化身智殊勝攝,而似智現或智所起,假說智名體實非智。但說平等成所作智,能現受用三業化身,不說二身即是二智,故此二智自受用攝。然變化身及他受用,雖無真實心及心所,而有化現心心所法,無上覺者神力難思,故能化現無形質法。若不爾者,云何如來現貪瞋等?久已斷故。云何聲聞及傍生等,知如來心?如來實心,等覺菩薩尚不知故。由此經說:「化無量類皆令有心。」又說:「如來成所作智,化作三業。」又說:「變化有依他心,依他實心相分現故。」雖說變化無根心等,而依餘說不依如來,又化色根心心所法,無根等用故不說有。

  如是三身,雖皆具足無邊功德,而各有異;謂自性身,唯有真實常樂我淨,離諸雜染眾善所依,無為功德,無色心等差別相用。自受用身,具無量種妙色心等,真實功德。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具無邊似色心等,利樂他用化相功德。又自性身正自利攝,寂靜安樂無動作故,亦兼利他為增上緣,令諸有情得利樂故。又與受用及變化身,為所依止故俱利攝。自受用身唯屬自利,若他受用及變化身,唯屬利他為他現故。

  又自性身依法性土,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法相性異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攝,雖不可說形量小大,然隨事相其量無邊,譬如虛空徧一切處。

自受用身還依自土,謂圓鏡智相應淨智,由昔所修,自利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從初成佛盡未來際,相續變為純淨佛土,周圓無際眾寶莊嚴,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淨土量身量亦爾,諸根相好一一無邊,無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雖不可說形量大小,而依所證及所依身,亦可說言徧一切處。

  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謂平等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無漏純淨佛土,因緣成熟,隨住十地菩薩所宜,變為淨土或小或大,或劣或勝前前改轉,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無定限。自性身土,一切如來同所證故,體無差別。自受用身及所依土,雖一切佛各變不同,而皆無邊不相障礙。餘二身土,隨諸如來所化有情,有共不共,所化共者同處同時,諸佛各變為身為土,形狀相似不相障礙,展轉相雜為增上緣,令所化生自識變現,謂於一土有一佛身,為現神通說法饒益。於不共者唯一佛變,諸有情類無始時來,種姓法爾更相繫屬,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不爾,多佛久住世間,各事劬勞實為無益,一佛能益一切生故。

  此諸身土若淨若穢,無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俱善無漏,純善無漏因緣所生,是道諦攝非苦集故。蘊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法因緣雜引生故。有漏識上所變現者,同能變識皆是有漏,純從有漏因緣所生,是苦集攝非滅道故。善等識相不必皆同,三性因緣雜引生故,蘊等同異類此應知,不爾,應無五十二等。

  然相分等依識變現,非如識性依他中實。不爾,唯識理應不成,許識內境俱實有故。或識相見等從緣生,俱依他起虛實如識,唯言遣外不遮內境。不爾,真如亦應非實。

  內境與識既並非虛,如何俱言唯識非境?識唯內有境亦通外,恐濫外故但言唯識。或諸愚夫迷執於境,起煩惱業生死沉淪,不解觀心勤求出離,哀愍彼故說唯識言,令自觀心解脫生死,非謂內境如外都無。或相分等皆識為性,由熏習力似多分生,真如亦是識之實性,故除識等無別有法。此中識言亦說心所,心與心所定相應故。

  此論三分成立唯識,是故說為成唯識論。亦說此論名淨唯識,顯唯識理極明淨故。此本論名唯識三十,由三十頌顯唯識理,乃得圓滿非增減故。

  已依聖教及正理,分別唯識性相義,所獲功德施群生,願共速登無上覺。

唯識三十頌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有三。(一)

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二)

不可知執受,處了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唯捨受。(三)

是無覆無記,觸等亦如是,恒轉如暴流,阿羅漢位捨。(四)

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為性相。(五)

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六)

有覆無記攝,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七)

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了境為性相,善不善俱非。(八)

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三受共相應。(九)

初遍行觸等,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十)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十一)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十二)

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沉,不信并懈怠。(十三)

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十四)

依止根本識,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十五)

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十六)

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十七)

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十八)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十九)

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二十)

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二十一)

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二十二)

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二十三)

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二十四)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二十五)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二十六)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二十七)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二十八)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二十九)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三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