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

中天竺三藏訶梨跋摩造

後秦鳩摩羅什譯

曇晷筆受,曇影整理

卷三

色相品

問曰:「汝先言當說成實論,今當說何者為實?」

答曰:「實名四諦,謂苦,苦因,苦滅,苦滅道。五受陰是苦,諸業及煩惱是苦因,苦盡是苦滅,八聖道是苦滅道。為成是法,故造斯論,佛雖自成此法,為度眾生故,處處散說。又佛略說法藏,有八萬四千,是中有四依,八因,是義或捨而不說,或有略說,我今欲次第撰集,令義明了故說。」

問曰:「汝言五受陰是苦諦,何謂為五?」

答曰:「色陰,識陰,想,受,行陰。色陰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總名為色。四大者,地水火風,因色香味觸故成四大,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觸故有聲。地者,色等集會,堅多故名地;如是濕多故名水,熱多故名火,輕動多故名風。眼根者但緣色,眼識所依,及同性不依時,皆名眼根,餘四根亦如是。色者,但眼識所緣,及同性不緣時,是名為色;香味觸亦如是;是等相觸故有聲。」

色名品

問曰:「經中說諸所有色,皆是四大,及四大所因成。何故言諸所有皆是耶?」答曰:「言所有皆是,是定說色相更無有餘。以外道人說有五大,為捨此故說四大,四大所因成者。四大假名故有,遍到故名大;無色法無形,無形故無方,無方故不名為大。又以麁現故名大,心心數法不現故,不名為大。」

問曰:「何故名地等法為色?不名聲等?」

答曰:「有對法名色,聲等皆有對故,亦名為色,非如心法等。有形故名色,聲等皆有形故,亦名為色;障礙處所故名為形。」

問曰:「色等非盡有形,聲為無形?」

答曰:「聲等一切有形,以有形以有對,有障礙故,壁障則不聞。」

問曰:「若聲等有礙,則應不受餘物,如壁障故則無所容?」

答曰:「聲微細故得有所受,如香味觸細故,共依一形不相妨礙。是故聲等有礙有對,故皆名為色。又可惱壞相,故名為色;所有割截殘害等,皆依於色;為違此故名無色定;又示宿命善惡業故名為色,又示心心數法故名為色,又為稱名故名為色。」

卷四

根假名品

問曰:「眼等諸根與四大,為異為一?」

答曰:「從業因緣,四大成眼等根,是故不異四大。又佛分別眼,作如是言:『眼肉形中,所有堅依堅,名為地種。』故知諸根即是四大,所以者何?但分別堅等,更無有眼,佛欲令人知眼空故,作如是說。若不爾,應眼中別有堅等,若堅等中別有眼,雖分別堅等,則無所益,是故諸根,不異四大。

又六種經中說:『六種是人。』若諸根異四大,則眼等不名成人因緣,因色等成四大,聲亦是成人因緣,但六種中假名四大,故知諸根不異四大。又比丘問佛:『何等為眼?』佛答:『因四大成色,不可見有對,是名為眼。』故知不異四大。」

根無知品

問曰:「諸根為到塵故知,為不到能知?」

答曰:「非根能知,所以者何?若根能知塵,則可一時遍知諸塵,而實不然,是故以識能知。汝心或謂,根待識共知,不離識知者,是事不然,無有一法待餘法故,能有所作;若眼能知,何須待識?」

卷五

立無數品

心意識體一而異名,若法能緣是名為心。

問曰:「若爾,則受想行等諸心數法,亦名為心,俱能緣故?」

答曰:「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如道品中一念五名,念處,念根,念力,念覺,正念,精進等亦如是。又一無漏慧,而有苦習智等,種種別名。又一定法,亦名為禪解脫除入,如是心一,但隨時故得差別名。故知但是一心,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是人欲漏心得解脫,有漏無明漏,心得解脫。』若別有心數,應說心數得解脫。

又經中說:『佛若知眾生歡喜心,柔軟心調和心,堪任得解脫,然後為說四真諦法。』是中不說心數。又經中說:『心垢故眾生垢,心淨故眾生淨。』又說:『若比丘入四禪中,得清淨不動心,然後如實知苦聖諦,集滅道諦。』又十二因緣中,說行緣識,又說六種為人,又說輕躁易轉,無過於心。又經中說:『使詣城主語其事實,語已還去,主名為心。』又說:『內有識身外有名色,是名為二。』又但說有識身,不說有心數;又說三事合故名觸。若有心數不名為三,而實說三,故知但心無別心數。」

無相應品

無相應法,所以者何?無心數法故,心與誰相應?又受等諸相,不得同時,又因果不俱,識是想等法因,此法不應一時俱有,故無相應;又佛說:『甚深因緣法中是事生,故是事得生;又如穀子牙莖枝葉花實等,現見因果相次,故有識等,亦應次第而生。

若汝意謂,如貪等煩惱與色共因,應俱生者,是事不然。色無了知不能緣故,心心數法有緣有了,是故一時不應俱有,無多了故。又以一身名一眾生,以一了故;若一念中,多心數法則有多了,有多了故應是多人,此事不可,故一念中無受等法,又何故六識,又何故六識不一時生?」

多心品

問曰:「已知無別心數,亦無相應,今此心為一為多?有人謂,心是一,隨生故多?」

答曰:「多心,所以者何?識名為心而色識異,香等識亦異,是故多心。又眼識生異,謂待光明虛空等緣;耳識不爾,三識塵到故生;意識從多緣生,故知不一。又若識知,塵常如是相,云何更知異塵?若多心生則能得知,如邪正知異。若定若疑,若善不善無記知異,善中亦有禪定解脫,及四無量神通等異;不善亦有貪欲瞋恚愚癡等異,無記亦有去來等異。

有識能起身業口業,有起威儀,若合若離因次第緣,增上各差別故,諸心亦異。又淨不淨等,諸受差別故心亦異;又所作差別故心有異,又淨不淨心性各異;若心淨性淨則不為垢,如日光本淨,終不可污;若性不淨不可令淨,如毳性黑不可令白,而施等中實有淨心,殺等法中,實有不淨心,故應不一。

又隨苦樂等受差別,故心亦不一。如說比丘用識,識何等事?謂識苦樂不苦不樂。又若心起是一,一識應能取一切塵;說多心者隨根生識,是故不能取一切塵;若心是一,以何障故不取一切?故知多心。又可取法異故,能取亦異,如人或自知心,云何自體自知?如眼不自見,刀不自割指不自觸,故心不一。又猨喻經說:『譬如猨猴捨一枝攀一枝,心亦如是異生異滅。』

又若心是一,說六識眾此言則壞,又經中說:『身或住十載,而心念念生滅。』又說:『當觀住心無常,此心相續故住,念念不停,又如一業不可再取,識亦如是不重在緣;又如草火不移到薪,如是眼識不到耳中,故知多心。』」

識暫住品

問曰:「已明多心,今諸心為念念滅,為少時住?有人言心少時住,所以者何?了色等故。若念念滅不應能了,故非不住;又苦念念滅,則色等法終不可知,所以者何?如電光暫住尚不可了,況念念滅而能了耶?今實有了,故知諸識非念念滅。」

識無住品

答曰:「汝言心有了故,非念念滅,是事不然。諸相在心力能決了,不以住故,若不爾者,於聲業中不應決了,所以者何?現見此事念念滅故,而實決了,故知不以住故能了;又以了為心,若了青非即了黃,是故設使暫住,了青不能了黃。又了青時異,了非青時異,一法不應二時,法與時俱時與法俱。又取有二種,一者決了,二不決了,若識不念念滅,一切所取盡應決了,我以隨識多相續生,是取則了,若少相續是則不了。

又識取塵,或遲或疾心則不定,汝言依緣不異,是義已成,色念念滅故,依緣亦滅。汝言能具取者,識能遍取身分,故名具取,是故無有一識,而能遍取。所以者何?未具足取心已隨滅,何得有心能一切取?汝言作業無用,是事不然,如燈雖念念滅,亦有照用,諸業與風雖念念滅,亦能動物,是識亦然。又如燈等雖念念滅,亦可得取,識亦如是,雖念念滅亦能得取。

復次,諸心意識皆念念滅,所以者何?青黃諸色集在現前,能速生滅,故知不住。又人或生心,自謂一時能取諸緣,故識不住;若識暫住,則人不應生此惑心,所以者何?如種根相續有暫住故,人於其中不生惑心,謂牙莖等一時而有,故知識念念滅。

又人見瓶即生瓶憶,以次見生憶故念念滅,又若諸識不念念滅,則可一智即邪即正,如見是人是取,即取非人;如是疑取即是定取,是則不可,故知念念滅。又取分別等諸因緣,故知念念滅,又聲業相續念念滅相,於中生知,故知心念念滅。」

識俱生品

問曰:「已明心念念滅,今諸識為一時生,為次第生?有論師言識一時生,所以者何?有人一時能取諸塵,如人見瓶亦聞樂聲,鼻嗅花香口含香味,扇風觸身,思惟雅音曲,故知一時能取諸塵?」

識不俱生品

答曰:「汝言諸識一時俱生,是事不然,所以者何?識待念生,如經中說:『若眼入不壞色,入在知境,若無能生識念,眼識不生,故知諸識以待念故,不一時生。』

又一切生法皆屬業因,以心一一生故,地獄等報不一時受,若多心俱生,便應俱受,而實不可,故知識不一時生。又識能速取緣,如旋火轉,以轉疾故不見其際,諸識亦爾,住時促故不可分別。」

卷六

想陰品

問曰:「何法為想?」

答曰:「取假法相故名為想,所以者何?如經中說:『有人少想有人多想,有人無量想,無所有想,而實無此多少等諸法,故知想者取假法相。』是想多在顛倒中說,如說無常中常想顛倒,苦中樂想顛倒,無我中我想顛倒,不淨中淨想顛倒。亦於信解觀,一切入等中說,又以想三種差別取緣,謂怨親中,人於是緣中次生三受,受生三毒,故想有過。想有過故,佛說應斷,如說眼見色莫取想,故知取假法相,是名為想。」

問曰:「取假法為想,此義不然,所以者何?此想能斷煩惱,如經中說:『善修無常想故,能斷一切欲染色染,及無色染,一切戲掉我慢無明。』故知非但取假法想,取假法想,則不應能斷諸煩惱?」

答曰:「此實智慧以想名說,如說受者,於一切得解脫,亦說以意斷諸煩惱,又如說,以不黑不白業,能盡諸業。亦說信能渡河,一心渡海精進除苦,慧能清淨,而實以慧得渡,不以信等,如是智慧以想名說。又經中說:『以慧為刀。』如說:『聖弟子以智慧刀,斷諸煩惱,故知慧能斷結,非是想也。

又三十七聖道中,不說想名故不斷結。又經中說:『知者見苦能得漏盡,非不知見者。』又三無漏根中說:『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皆以知為名。

又佛說:『慧為慧品,解脫智見品。』又說:「無禪不智,無智不禪。」又次第經中說:『持淨戒者則心不悔,乃至攝心得如實知。』又法智等皆以慧為名,又三學中慧為最勝,亦說智慧具足,解脫知見具足,又七淨中說知見淨。又佛說:『正知一切法故,名無上智慧。』想無如是說。

又理應用慧,斷諸煩惱,不是想也。所以者何?如大因緣經說:『若義入修多羅,不違法相隨順毗尼,是義應取。』又說:『於正義中置隨義語,於正語中置隨語義。』故經雖說無常想等,能斷諸結理應是慧。又說:『無明是煩惱根,離無明故慧得解脫。』故以慧斷諸煩惱。

受相品

問曰:「云何為受?」

答曰:「苦,樂,不苦不樂。」

問曰:「何謂為苦?何謂為樂?云何名為不苦不樂?」

答曰:「若增益身心,是名為樂;損減身心,是名為苦;與二相違,名不苦不樂。」

問曰:「此三受無決定相,所以者何?如即一事,或增身心或為損減,或俱相違。」答曰:「是緣不定,非受不定,所以者何?如即一火,或時生樂或時生苦,或時能生不苦不樂,從緣生受是則決定,即此一事以隨時故,或為樂因或為苦因,或為不苦不樂因。」

問曰:「以何時故?此緣能為苦樂等因?」

答曰:「隨能遮苦,於是時中則生樂相,如人為寒所惱,爾時熱觸能生樂相。」

問曰:「是熱觸過增,還能為苦,非復是樂,故知樂受亦無。」

答曰:「世俗名相故有樂受,非真實義。隨是人喜熱觸時,亦為增益,又遮先苦,爾時,是中則生樂相,若離先苦,是熱觸則不能為樂,故非實有。」

問曰:「汝言但以名相故有樂者,是事不然。所以者何?經中佛自說三受,若實無樂,云何說三?又說:『色若定苦,眾生於中不生貪著。』又說:『何等為色中味?所謂因色能生喜樂。』又說:『樂受生時樂,住時樂,壞時苦;苦受生時苦,住時苦,壞時樂;不苦不樂受不知苦,不知樂。又樂受是福報,苦受是罪報,若實無樂受,罪福但有苦果,而實不然。又欲界中亦有樂受,若實無樂受,色無色界不應有受,而實不然。』又說:『樂受中貪使,若無樂受,貪何處使?不可說苦受中貪使,故知實有樂受。』」

答曰:「若實有樂受,應說其相,何者為樂?而實不可說,當知但以苦差別中,名為樂相;一切世界,從大地獄上至有頂,皆是苦相。為多苦所惱,於小苦中生此樂相,如人為熱苦所惱,則以冷觸為樂,是故諸經作如是說,無所妨也。」

問曰:「亦可說世間,一切皆樂,於微樂中而生苦相,若不爾者,亦不得言,於微苦中生樂想也。」

答曰:「苦受相麁,故不可以微樂為苦,又樂雖微亦非惱相,所以者何?不見有人受微樂故,舉手大呼。又受轉微故,名寂滅相,猶如土地轉轉寂滅,是故說微樂中生苦相者,但有是語,凡夫愚人於微苦中,妄生樂相,則有道理。」

辯三受品

問曰:「已知一切皆苦,今以何差別故有三受?」

答曰:「即一苦受,以時差別故有三受。能惱害者則為苦受,既惱害已更求異苦,以遮先苦,以願苦故大苦暫息,爾時名樂;憂喜不了不願不求,爾時,名為不苦不樂。」

問曰:「不苦不樂不名為受,所以者何?苦樂可覺,不苦不樂不可覺故。」

答曰:「是人為三觸所觸,謂苦觸,樂觸,不苦不樂觸,以有因故當知有果,如人熱惱,得冷觸覺樂,得熱觸覺苦,得不冷不熱觸,覺不苦不樂,故知有此不苦不樂。汝意但或謂,不苦不樂觸中,不能生受,是事不然,所以者何?人覺此觸不冷不熱,覺知所緣即名為受,云何言無?又緣有三差別,怨親中人於親生喜,於怨生憂,於中生捨,故知想分別故,有此三受,以緣別故起此三想。又緣有三種,為益為損或俱相違,有樂不樂有俱相違,亦有貪處瞋處癡處,有喜不喜有俱相違,有福果罪果有不動果,是諸緣中隨生三受,故知有此不苦不樂受。又可適心處,是名樂受,違逆心處是名苦受;不逆不順,名不苦不樂受。又世八法,得失毀譽稱譏苦樂,凡夫於失等四法,違逆其心,於得四法以為可適。必當應有離欲聖人,能俱捨者,捨名不苦不樂受,是故非無。」

問曰:「若以觸等因緣,故有三受者,則一切心行,皆名為受,所以者何?所有心行在於身中,皆是苦樂不苦不樂。」

答曰:「如是一切心行,皆名為受,所以者何?經中說十八意行,是中但是一意,有十八差別,謂六喜行,六憂行,六捨行。以想分別故,有苦分樂分捨分,故知一切心行,無非受也。又經中說:『諸受皆苦。』故知心行在於身中,皆名為苦。又說:『若色生即是苦生。』云何色名為苦?以苦因故。故知緣及諸根,但能生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為苦。以行苦故,一切諸有應觀是苦;以壞苦故,應觀樂受為苦,苦苦即苦。是三種苦,皆從眾緣和合故生,念念滅故,聖人觀苦,是故一切心行皆名為受。」

卷七

業相品

論者言:「已說苦諦竟,集諦今當說,集諦者,諸業及煩惱。是業有三種,身業口業意業,身業者,身所作名身業。是業三種,奪命等不善,起迎禮拜等善,斷草等無記。」

問曰:「若身所作名身業者,瓶等物亦應是身業,身所作故。」

答曰:「瓶等是身業果,非是身業,因果異故。」

問曰:「不應有身業,所以者何?身所動作名為身業,有為法念念滅故,不應有動。」

答曰:「是事念念滅中已答,所謂法於餘處生時損益他,是名身業。」

問曰:「若爾者,身即身業,以餘處生故,非身所作名為身業?」

答曰:「身是作業之具,身於餘處生時,集罪福名為業,是故身非業也。」

問曰:「集罪福是無作,身作云何?」

答曰:「身餘處生時,有所造作,名為身作。」

問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然,是故非身所作?」

答曰:「隨心力故,身餘處生時能集業,是故集名善不善。非直是身,口業亦爾。非直音聲語言,以心力隨音聲語言,所集善惡,是名口業;意業亦如是。若決定心我殺是眾生,爾時,集罪福亦如是。」

問曰:「如從身口別有業,意與意業為即為異?」

答曰:「二種,或意即意業,或從意生業。若決定意殺眾生,是不善意,亦是意業,是業能集罪勝身口業;若未決定心,是意則與業異。」

問曰:「已知作相,從作生異集業,何者為相?」

答曰:「是即名無作。」

問曰:「但身口有無作,意無無作?」

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是中無有因緣,但身口業有無作,而意無無作。又經中說:『二種業,若思若思已。』思即是意業,思已三種,從思業及身口業,是意業最重,後當說。從重罪所集名無作,當相續生,故知意業亦有無作。」

繫業品

問曰:「經中說有三種業,欲界繫業,色界繫業,無色界繫業,何者是耶?」

答曰:「若業從地獄,至他化自在天,於中受報,名欲界繫業;從梵世至阿迦尼吒天受報,名色界繫業;從虛空處,至非有想非無想處受報,名無色界繫業。」

問曰:「無記業及不定報業,不在此三種中耶?」

答曰:「是業及果報,皆名欲界繫,所以者何?此法是欲界業果報故。」

問曰:「欲界法,非一切盡是業報,是故不然?」

答曰:「一切欲界法,盡是欲界繫業報。」

問曰:「若爾,則是外道邪論,謂一切所受苦樂,皆是先業因緣,又失業果報,謂善不善業,有報非報,又精進之功德,則無功用,若皆是業報,復何勞功耶?及若諸煩惱及業,皆是業報,則無得解脫,以業報不可盡故?」

答曰:「汝言是外道邪論,是事不然。外道說苦樂好醜,但是先業果報,然則不應復假現在因緣,而實見萬物,從現在緣生,如種子等;故不得言,一切皆從先業因緣,又從因從緣,萬物得生,如以種為因,地水空時等為緣;眼識以業為因,眼色等為緣,是故不同外道邪論。汝言先業果報,是事不然,現見從果有異,果相續生,如從穀生穀,如是從報生報,有何咎耶?又如不能男人及鳥雀等欲,毒蛇等瞋,當知皆是先業果報。」

問曰:「若從報生報,是則無窮?」

答曰:「我說業報三種,善不善無記。從善不善生報,無記不生,故非無窮,如從穀生穀,於是中從種子生牙,不從麥等生。如是從善不善報,有異報生,不從無記報生。汝言不勞功者,雖從業生報,要須加功然後得成,如從得穀業有穀生,然要須種等,爾乃得成。汝言無得解脫,是事不然。得真智故諸業滅盡,猶如種燋不能復生,故無解脫過。又諸所生法,皆以業為本,若無業本云何能生?又萬法之生各有定分,如此法,必從是人身生,不在餘身;若無業本,云何如是決定差別?」

問曰:「若法但從因生,如從豆生豆,有何咎耶?」

答曰:「是事亦以業為本,以得豆業因緣故,從豆生豆,何以知之?上古時人行善行故,粳米自生,故知業為本故,從豆生豆。」

問曰:「是眾生數物,則從先業生?」

答曰:「不然,非眾生數物,亦以業為本。一切眾生有共業報果,謂得住處以業因緣故;有地等,以得明業因緣,故有日月等,當知物生,皆以業為本。」

問曰:「若生法皆以業為本,有為無漏云何?」

答曰:「亦以業為本,所以者何?皆是先世有布施,持戒等力之所由,是故亦從業等生。」

問曰:「若無漏法亦從業生,是亦名繫法,是則不可,以經中說,有不繫受故?」

答曰:「無漏法以真智為因,以業為緣,因力大故名為不繫。」

問曰:「何業受欲界報?何業受色界報?無色界報?」

答曰:「若在欲色無色界,起十不善業,則於欲界受報。」

問曰:「若在色無色界,亦能起不善業耶?」

答曰:「彼中能起不善業,經說彼中有邪見,邪見非不善乎?」

問曰:「彼中邪見是無記,非不善也?」

答曰:「非無記,何以知之?佛經中說:『邪見是苦惱因,邪見人所起身口意業,有所造作皆為苦報,猶如苦瓠。所有四大盡為苦味,如欲界邪見不善,色界無色界,亦以此相故名不善,以相同故。』如婆伽梵志語諸梵言:『汝等勿詣瞿曇沙門,我於此間能度脫汝。』是心口不善在色界起。又餘梵天於彼難佛,如是等。又人在色無色界,謂是泥洹,臨命終時,見欲色中陰,即生邪見謂無泥洹,謗無上法故,云何非不善耶?以此等故,當知彼中有不善業。」

問曰:「若於彼中起不善業,是業為何處繫?」

答曰:「是不善業,受欲界報故,繫在欲界。善業有上中下,下者受欲界報,中者色界報,上者無色界報。又有人言,四禪所攝善業,受色界報;四無色定所攝,受無色界報;餘散心起業,受欲界報。」

問曰:「云何彼中起善業,欲界受果報?」

答曰:「如此間攝心起善業,彼間受報;如是彼中散心起善業,此間受報;又如色無色界起不善業,欲界中受報,彼中善業亦如是。」

問曰:「若在色無色界,不能起欲界繫善業?」

答曰:「是中無此因緣,若在欲界,能起色無色善業;在色無色界,不能起欲界善業耶?又汝等說,在色界中,能生欲界無記心,若能生無記心,何故不能生善心耶?又經中,佛語手天子:『當念住心受麁相。』麁相即是欲界繫心,是人以善心聽法禮佛,皆是欲界繫心。若不爾者不名麁相。又是中求念財福,如說:『世尊,我於三事無厭足故,此間命終生無熱天。』謂見佛聞法供養僧,求念財福是欲界繫心,又此中有念佛等,非財福故,當知有欲界繫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w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